复习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1]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1]

ID:41204310

大小:2.34 MB

页数:44页

时间:2019-08-18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1]_第1页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1]_第2页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1]_第3页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1]_第4页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1]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习课件: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2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1、侵华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1)鸦片战争(2)第二次鸦片战争(3)甲午中日战争(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1840-1842年)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侵略国家原因经过侵略区域结果性质影响英国英法导火线:虎门销烟直接原因:扭转对华逆差根本原因:打开市场,掠夺原料长江以南沿海深入内地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打开市场,掠夺原料借口:“修约”遭拒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战败,签订《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近代史开端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加深1

2、840年1841年1842年(爆发)(扩大)(结束)1856年1858年1860年(进攻)(签约)(火烧、签约)4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侵略国家原因经过结果性质影响日本英、法、美、日、俄、意、德、奥根本原因:侵华“大陆政策”,蓄谋已久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有利条件:列强的默许或纵容清政府的腐朽落后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战败,签订《辛丑条约》侵略的非正义的掠夺战争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社会丰岛战役(不宣而战)第一阶段:平壤战役、黄海战役第二阶段:辽东战役、

3、威海卫战役廊坊天津北京51、割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2100万银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对中国人民掠夺,更开创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先例不仅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而且使香港成为英国进一步侵华的基地使我国东南沿海门户洞开,便利了外国势力的侵入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为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掠夺提供了便利条件摘自《南京条约》6《马关条约》(1895年)内容1.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2.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3.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4.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影响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4、从而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大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政治、财政和外交;3.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内地;4.大开资本输出的方便之门,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7甲午战争的影响:(1)、中华民族陷入极其严重的民族危机,列强掀起瓜分狂潮(2)、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清政府:维新派:革命派:农民阶级:进行军事改革(新军)戊戌变法决心用暴力推翻清政府义和团运动8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内容危害便利了列强长期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清政府完全

5、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问题:哪一条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统治中国的额工具?第三条影响:清政府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9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2、反侵略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近代中国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反帝反封建近代中国主要矛盾: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人民大众与本国封建主义革命目标:建立独立、民主和富强的新中国10第一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2、反侵略战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中国民主革命的先声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失败)——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民主革命开端11一、背景:(1)根本原因:腐败的封建

6、统治和剥削(2)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太平天国运动(4)主观原因:西方宗教思想的影响,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的推动材料1材料一: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材料2材料二: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材料3材料三: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13一、背景:太平天国运动①组

7、织准备:创立拜上帝教②思想准备:理论来源:基督教义+儒家大同思想+农民平均主义理论特点:将农民平等思想通过宗教理论表达出来发展形势爆发T顶点1856D1851永安建制定都天京颁纲领举北伐又西征1853s天朝田亩制度天京突围至顶峰天京变乱金田起义1、点“S”代表的事件是什么?对应的时间是哪一年?顶点“T”对应的时间是哪一年?请用5分钟时间简要口述太平天国运动从点“S”发展到顶点“T”的过程。据此你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