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汇报材料

吴迪汇报材料

ID:41209229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8-18

吴迪汇报材料_第1页
吴迪汇报材料_第2页
吴迪汇报材料_第3页
吴迪汇报材料_第4页
吴迪汇报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吴迪汇报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学习汇报吴迪2013年4月1日至3日,我有幸参加了省森工新课标语文教师的培训学习,非常感谢领导给我提供如此宝贵的外出取经的学习机会,尽管学习时间是短暂的,但受益却是终身的。还记得在我们每次考完试进行质量分析的时候,学生的阅读得分低似乎已成为令我们语文老师苦恼的“常客”,最可恨的是这位常客从来不“旷课”。因此,结合我自身的教学实际,汇报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做到有效教学。首先,新课标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语文是一门交际工具的学科,是人类语言的基础,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指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因此在平时的

2、语文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字词句的积累,这是学生理解说话写作的基石。针对那些放不开手脚,腼腆害羞,知识面窄,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学生,加强诵读,特别是现代文的诵读,优美语段的背诵,古诗文的背诵等;加强仿句练习;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特别是课前3分钟演讲,既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又实施了有效教学。学生敢说了,逐渐会说了,也提高了理解和感悟能力。其次,新课标还要求我们必须认识到实施有效教学,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当前,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是观念旧,拿着新教材,唱着过去的歌谣。二有惰性,常有“

3、拿来主义”,缺少创新精神。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八种习惯:1)、默读和“速读”习惯。;2)、圈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3)、置疑和发问习惯;4)、使用工具书和看书下注释的习惯;5)、按照先指明X页X段X行再回答问题的习惯;6)、分析字结构记忆生字的习惯;7)、写完作文先读一遍和修改文章的习惯;8)、集体讨论的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质疑等过程。再次,通过本次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丰富个人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

4、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最后,认识到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应该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参与,因此,与众不同的教法很重要,经常设置一些“小演讲”、“辩论会”、“课本剧”、“朗诵比赛”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竞赛”、“我说名著”、“读书汇报会”,坚信活动点亮课堂,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锻炼学生的能力,有效提高语文成绩。总之,“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

5、有很多。本次学习带给我更多的是感动,震撼与信念,但是由于才疏学浅,我汇报的只能是冰山一角。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不断求索,以学生为本,上出受每位学生欢迎的优质课。2013年4月7日1、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不少时候会把教师请下讲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与此同时,还要接受学生对教师服务质量的评判。这种角色意识和授课方式的转变是实施新课标的基础。2、围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学习过

6、程和学习方法。坚持实践性教学原则,着重培养学生8种习惯:1)、默读和“速读”习惯。;2)、圈点批注和做读书笔记的习惯;3)、置疑和发问习惯;4)、使用工具书和看书下注释的习惯;5)、按照先指明X页X段X行再回答问题的习惯;6)、分析字结构记忆生字的习惯;7)、写完作文先读一遍和修改文章的习惯;8)、集体讨论的习惯。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阅读、探索、思考、质疑等过程。3、走出单一的课堂授课模式,坚持多元化教学形式。“新课标”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

7、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这将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外出参观、考察、实地测量、现场制作、模拟面试、辩论会、排练节目、座谈会、赛诗会和“上网”搜集有关资料等都将成为语文教学的形式。4、教师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谈创作过程和站在读者角度谈学习过程和学习体会,给学生以示范。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这将使教师再不能以学生大脑为容器------一味地灌输知识,一味地把学生的认识

8、和体验归拢到教学参考书的答案上,甚至强迫学生背答案;而应该以教师自己学习的过程为示范,使学生通过一次次模仿形成学习能力。5、突出教与学的互动,教学由实施预案向增加准备如何回答学生现场提出的问题转变。课上学生会主动提出的问题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这种现场发散式提出的问题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这就需要师生间互相尊重、欣赏,相互交流、沟通、理解和补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教学相长。6、讲读和阅读教学以课文为单位和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