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情教育化解中专学生信任危机(任李静)--德育论文及案例

动情教育化解中专学生信任危机(任李静)--德育论文及案例

ID:41242917

大小:3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8-20

动情教育化解中专学生信任危机(任李静)--德育论文及案例_第1页
动情教育化解中专学生信任危机(任李静)--德育论文及案例_第2页
动情教育化解中专学生信任危机(任李静)--德育论文及案例_第3页
动情教育化解中专学生信任危机(任李静)--德育论文及案例_第4页
资源描述:

《动情教育化解中专学生信任危机(任李静)--德育论文及案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动情教育化解中专学生信任危机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任李静摘要:学习知识,学精技能,学会做人作为中专学校的办学宗旨,尤以后者意义重大。本文将从动情教育在中专德育工作中实施的原因、途径、对象以及如何提高有效性等方面来阐述这一育人育情的教育艺术。关键词:动情教育中专教育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理论,让我这个新教师倍感亢奋。“什么是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教

2、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流动到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这种教育中,教师不是抱着敷衍了事的投机的态度,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人的成长——一个稳定而持续不断的工作服务。这些论述明确地告诉我们情是教育的魂。而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更是将教育视为一种艺术,在他的巴甫雷什中学倡导和践行了他的“心灵教育”。确实,教育是循序渐进,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教育是浸染满心血绽放的鲜花,教育是一门动情的艺术。一、对动情教育的理解《礼记·中庸》中说:“明则动”,其中“动”是“动人心”的意思。《说文

3、》中对“情”的解释为“人之阴气有欲者也”。动情即打动他人的感情。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师是一种情感丰富的人,他同样强烈感受着喜悦、忧愁激动与愤怒。”而心理学家伊斯特布鲁克的研究表明:人在情绪饱满的时候,能更快地理解词语之间的异常关系,提取带有相应感情色彩的信息的速度加快,因而能更敏捷地思维。可见情感是具有两极性的。教师应该记住:良好的情感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也更容易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而恶劣灰暗的情绪,让学生有压力和排斥感,恶化师生关系,从而影响教书育人的效果。二、实施动情教育的原因在中专学校

4、,生源的质量普遍不高。以会计专业——全校相对生源较好的专业为例,一个班级60个学生,参加过中考的仅9人,且成绩远远地低于普高自费分数线。其余51人都是未参加中考,提前招生的学生。在与学生初中老师联系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普遍在学习能力与目的性,纪律观念等方面存在缺陷。有些学生由于家庭原因,还或多或少地存在人格缺陷或心理障碍。在家庭情况调查表上发现,生活在父母离异后的单亲家庭,父母再婚后的重组家庭,父母外出经商务工的留守家庭,父母下岗失业的困难家庭等的学生还是占了近40%的比例。这些学生不是溺爱过度就是关爱

5、不足,很多同学在小学初中时基本就是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边缘少年。而在父母文化程度一栏显示,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家长仅5%,小学以下的占30%,受过小学文化的占40%,受过初中文化的占25%。在户口中农村的占60%,城市的占40%。这些都在客观上,限制甚至是隔断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有效交流。所以,中专学生大多数缺少的不是批评,不是忽视,而是爱,是尊重,是理解,是宽容,是交流。动情教育在中专学生德育工作中可谓是势在必行。一、实施动情教育的形式和途径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反复实验后归纳总结出一个结论,信息交

6、流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可见信息交流是多元化的。我们可以相对简单地把动情教育的表现形式分为语言和非语言。语言的表达主要是运用抒情式的语言,可以是直抒胸臆,也可以是蕴含事理。前者往往让学生有醍醐灌顶的警醒,而后者则更多的是润物无声的熏陶,但是不管哪一种,都达到了教育的效果。而非语言的表达,可以是声调节奏音质等副语言,也可以是态势语言、距离等。但这一切无不帮助教师传递着信息,表达着情感。而动情教育的途径更是更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开学初学生信息的仔细了解;周记中针对性的批复答疑;

7、学生公寓里隔三岔五的小坐谈天;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学生学籍卡成长档案的不断完善;家校联系渠道的畅通;网络平台上与学生的频繁接触;每学期与每位学生至少一次的促膝长谈;善假于物,进行教育沟通……这些都是真诚而又真实的接触与交流,这些都需要教师放下所谓的师道尊严,摒弃蜻蜓点水式的敷衍,务实,务实,再务实。二、实施动情教育的对象在我的德育工作中,我把动情教育的对象主要分为两类,即学生与家长。实施动情教育的学生着重是两类:一、学习专业好,品行习惯差的学生;二、学习技能差,品行习惯差的学生。第一类学生往往自负

8、自怜,不太愿意轻易地相信接受别人。他们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家庭有关。在《孙子兵法》谋略篇中提到,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不战而屈人之兵”此乃将帅用兵艺术最高境界。在教育中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在这样的学生身上,更需要耐心,细心,恒心,爱心,需要加强家校联系。找出他们的心结所在,对症下药。第二类学生往往破罐子破摔。一方面,要帮助他们找回学习的兴趣,找好帮扶的学习对子;另一方面,要让他们知道老师在乎他们,重视他们,他们是有能力为班级做事情的。同时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