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教案(六)文言句式

文言文复习教案(六)文言句式

ID:41342541

大小:270.5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8-22

文言文复习教案(六)文言句式_第1页
文言文复习教案(六)文言句式_第2页
文言文复习教案(六)文言句式_第3页
文言文复习教案(六)文言句式_第4页
文言文复习教案(六)文言句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教案(六)文言句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题文言文复习教案(六)文言句式授课日期月日星期教学目标1、立足课本,指导学生归纳、整理文言倒装句的一般特点、规律,面向会考。2、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学会运用倒装句的特点和规律来正确判断句式、理解句意,知识与能力结合,延及高考。教学重点难点1、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根据学过的课文里的例子归纳出判断文言倒装句的方法,然后作知识的迁移,解决实际问题,形成解题能力。2、精选典型题例,让学生通过示例,便能总结出特点和规律。3、示例覆盖高中课本,立足会考基本篇目。4、示例遵循从课内到课外、由浅入深的原则,最终达到高

2、考检测的难度。教具准备归纳特点、规律及举例采用投影片投影,目标达成检测印成资料发给学生。教材第四册附录教学过程【教学目标】1.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2.理解和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及其用法。3.通过相关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辨析较复杂的文言句式的能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积累。【教学课时】本专题共3课时。其中讲读课1节,练习课1节,讲评课1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3、省略句、固定句式等。由于受选文是浅显文言文的限制,相对特殊的句式较少,2001年之后本考点没有设置考项,2009年《考试大纲》再次把它列入考查内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阅读的困难和翻译句子的不准确。因此,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应该有足够的认识,这是语文复习,特别是复习文言文

4、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古代汉语中有哪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呢?,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特殊句式)、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状语后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近年来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单独命制选择题或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从命题的技术处理层面来讲,后一种的可能性更大。设题的方式有:①判断省略成分的正误;②选出与题干有相同的句式特点的项;③选出句式特点相同的项;④判断句式的相

5、同与不同;⑤通过翻译句子和断句考查对文言句式的理解等。20下面针对《语文科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几种类型举例说明。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几种。★一般句式一、判断句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6、。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5.无标志判断句。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7.用“即”“乃”“则”“皆

7、”“本”“诚”“亦”“素”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判断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1【特别提醒】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练习:一、判断句(1)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8、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明月几时有》)(3)而欲投吴巨,巨是凡人,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岂足托乎!(《赤壁之战》)(4)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信陵君窃符救赵》)(5)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