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有理数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ID:41389130

大小:117.8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3

有理数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有理数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有理数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有理数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有理数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理数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2.1有理数【课题】:有理数【设计与执教者】:广州市113中学,刘阳平,liuyangp@163.com【教学时间】:【学情分析】:《有理数》是《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中的第二节,这一章是开启整个初中阶段代数学习的大门。本节内容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引入确实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感受到有理数应用的广泛性,是在小学学习自然数和分数之后,数的概念的第一次扩充,是自然数和分数到有理数的衔接与过渡,并且是以后学习数轴、绝对值及有理数运算的基础。学生初次接触有理数,他们很难认识到非负有理

2、数与有理数的运算是协调一致的,所以要有意识地把非负有理数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协调起来。首先要注意这学段的学生有小学有理数运算的基础,有生活中相反意义量的实践经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有理数产生的必然性、合理性;会将有理数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从不同角度对有理数分类,可提高学生应用数学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通过对有理数分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引入负数、学习有理数;运用有理数表示现实生活问题中的量;

3、让学生经历有理数概念的形成及运用过程,领会分析、总结的方法。(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提供适当的情境资料,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合作讨论中学会交流与合作,启迪思维,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能对有理数进行合理的分类。【教学难点】:要明确有理数分类的标准,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分类结果应是不重不漏,即每一个数必须属于某一类,又不能同时属于不同的两类【教学突破点】:而通过数的分类的探究活动来巩固负数以及有理数的概念及分类。【教法、学法设计】:合作探究式分

4、层次教学,讲授、练习相结合。【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意图一、师生(合作探究)读一读这些数0,880,-2000,+123,-233,-2.5,互动,探11+3.2,+918,-155,+75,-100,5,10,25%,-12%,请究分类32根据你认定的数的特征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特征。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讨论完成。估计可能出现的正确结论有:1正数880,123,3.2,918,75,10,25%,2零01负数2000,233,2.5,15

5、5,100,5,12%3一、师生正整数880,123,918,75,互动,探1究分类正分数3.2,10,25%,让学生进行2数的分类的探零0究,对于较为负整数2000,233,155,100,正确的分类,1并能说出特征负分数2.5,5,12%3的都将给予肯定,重视个体整数8,80,123,918,75,02000,233,155,100,差异,体现多11分数3.2,10,25%,2.5,5,12%元评价的思23想,发挥评价正整数880,

6、123,918,75,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零0尊心,增强学负整数2000,233,155,100,生的自信心.1然后教师给出正分数3.2,10,25%,2规范的分类。1负分数2.5,5,12%3二、讲授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新知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正整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整数零自然数正分数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零正分数负整数分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分数说明:①分类的标准不同,结果也不同

7、;②分类的结果应无遗漏、无重复;③零是整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例1、下列给出的各数,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哪些是三、分层整数?哪些是分数?哪些是有理数?为了使学练习,巩173生实现从掌握-8.4,22,+,0.33,-,-9.固提高65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转化,使练习1判断表中各数属于什么数,在相应的空格内打知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正整数整数分正数负有理数来,设计分层数数练习。2003√√√√43-4.90-12探究活动:通过多角练习2如图,两个圈内分别表示所有正数组成的正数集合和

8、所有整数组成的整数集合.请写出3个分别满足下列条件的数:度的练习,并对典型错误进行讨论与矫正,使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正数集合整数集合同时完成对新1)属于正数集合,但不属于整数集合的数;2)属于整数集合,但不属于正数集合的数;知的迁移。3)既属于正数集合,又属于整数集合的数.将它们分别填入图中适当的位置.你能说出这两个圈的重叠部分表示什么数的集合吗?四、概括采取师生互动的形式完成。采取师生互动梳理,形即: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教师适当的补充、概括,以本节的形式完成。成系统知识目标的要求进行把关,确保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