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试论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的伦理困境

【论文】试论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的伦理困境

ID:41393052

大小:55.5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4

【论文】试论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的伦理困境_第1页
【论文】试论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的伦理困境_第2页
【论文】试论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的伦理困境_第3页
资源描述:

《【论文】试论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的伦理困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与价值介入的伦理张力问题——以家暴问题介入为例杨林荣(湖北师范学院湖北黄石435000)摘要:社会工作专业对社工提供服务吋明确了关于价值中立的要求:社会工作者在处理问题吋应当秉持的态度,既不对案主所持有的价值观进行评判,也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案主,这是理想状态下的美好愿望,因为只有做到价值中立,接纳、非批评、个别化的工作原则才能实现。但是,在实际的工作屮,绝对的价值中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要实现助人的最终FI标,激发受助者的观念、价值观的转变是第一步,然后才是行为上的转变。要实现助人过程的效率最人化,与社会工

2、作者的价值介入程度有直接的关系。价值小立与价值介入看似矛盾或不相容,这其中有着明显的张力,需要社会工作者把握好一个度,才能实现助人过程的效率最大化。关键词:价值中立价值介入张力助人过程效率最大化在社会工作实务中,家庭服务是非常重要的服务领域之一,家庭社会工作相对其他领域而言具有其特殊性。在家庭服务领域当屮,家庭暴力问题是比较典型的问题之一。暴力是多种问题或矛盾的表象(或者说是家庭问题的呈现方式),在社会工作者开展家庭暴力个案介入的过程屮,如何保持价值屮立与案主建立、保持良好的工作关系,以及如何使用价值介入,促进受助者的行为改变,成为了社

3、会工作者非常两难的一个问题,需要社会工作者不断审吋度势,把握辅导过程。一、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中立的必要性分析在助人服务的过程中,按照社会工作实务的一般程序,工作的第一步是接案并冃建立关系,然而在这一环节,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判断”就已经开始起作用了,在接案的阶段社会工作者可以选择是否接案,以及确定接案后的工作方向。在家庭暴力个案的接案过程屮,社工对施暴方及受暴者都有着自己的专业判断,这些判断将直接影响到接下来的整个助人过程。社会工作者自身的价值判断是无可避免的,因为社会工作者冇着自身的生活经验及价值观,对任何事物都不可避免的有着口

4、己的价值判断。但是,为了在实务过程中能与案主建立起稳固的专业关系,“价值中立”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务过程屮,“非批判”原则一直是被社会工作伦理高度强调的核心价值观,非批判是指他人与自己的意见不一致,或冇不合乎常规的行为表现时,社会工作者不会表现出抗拒和排斥。但是“非批判”不代表道德观念上的模棱两可和屈从,而是体现在尽力去理解别人做事背后的理由和原因。因此,笔者选取社会工作屮的“非批判”原则为例来探讨在社会工作实务中价值中立的必要性。目前,家庭暴力的处理流程,一般是受暴者报警,警方接警受理后,视暴力严重程度,将个案转介给妇联或者社会工作机

5、构。岀于对公权力的畏惧,施暴者在公安部门及妇联单位时的表现,都会比较配合,做出各种检讨跟承诺。但是在几番的试探之后,施暴者发觉公权力对他并没有多大的处罚跟震慑,于是暴力更加升级,对暴力循环没有起到根木的阻断作用。当个案被转介到社会工作机构时,接案社工为了取得施暴方及受暴者的配合,需耍与当事人建立比较良好的合作关系。此时,价值中立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当事人双方或多方站在齐自的立场,有着各自的诉求,如果社会工作者偏向于某一方,则会引起其他人的退出,导致辅导过程无法继续。在接案阶段,所有的案主都是抱着一种试探的态度与社会工作者接触,如果社会工作

6、者无法把握价值中立、非批判的原则及技巧,则有可能影响整个辅导过程,导致后续的工作出现事倍功半的后果。二、社会工作辅导实务中价值介入的必要性分析接案和建立工作关系之后,就开始了个案的介入过程,案主认为自己冇困难求助于社会工作者,在这个过程屮社会工作者真的能够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做到完全的“价值中立”么,从大量的案例和实践经验来看,其实是非常困难的,往往社会工作中的伦理困境价值两难就体现在这个阶段。在每次辅导的最后一个阶段,都是由案主门己选择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和问题解决的方案。在这个阶段里,社会工作者被要求不允许采用任何手段引导,操控甚至是“欺骗

7、”案主进入一个违背案主真实意愿的活动过程。然而,事实上,社会工作者很难做到完全的让案主自决。事实上,社会工作者的态度和引导有可能是潜移默化的让案主选择了工作员认为较为合理的方案。除此Z外,由于上一个阶段实际社会工作者已经用口己的价值立场替案主做了选择,所以这里其实不存在所谓的“自决”了。案主的选择,基本上只能在“接受”与“不接受”这两个选项,实际上已经限制了案主的选择。由此可见,在社会工作实践活动屮,“价值屮立”作为一种理想境界是无法达到的,就像自然科学中的“在理想状态下”一样,都是事实上无法达到的。价值介入是必然的,这就是为什么“价值

8、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即使最有经验的社会工作者都不可能在实践活动屮完全的收起自己的价值判断。在实际的助人过程中,受助者由于其口身的过往经历、文化背景、性格特点等方而的约束,造成英特冇的价值观及由此产生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