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单元语文教案

7单元语文教案

ID:41446102

大小:139.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24

7单元语文教案_第1页
7单元语文教案_第2页
7单元语文教案_第3页
7单元语文教案_第4页
7单元语文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7单元语文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广汉市兴隆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稿课题:25矛和盾的集合(共2课时)主备人:孙永金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基础目标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④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核心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延伸目标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课前准备教学卡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设计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坦克图,问:你们认识这些吗?认读:“坦”。知道坦克的用途吗?有谁知道坦克是根据什么发明的?(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认读生字“集矛盾”,理解集合的意思,了解矛和盾的特点)     2、矛和盾是古代的兵器,怎么会成为威力无比的现代武器坦克呢?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

3、认识它们。     2、认读生字、词语     3、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正音     4、谁能在课文中找出写了矛、盾和坦克三者之间关系的句子?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坦克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     5、质疑:学到这儿,你们最想研究什么?三指导书写     接下来,我们来写几个生字。   1、出示:矛盾集攻坦炮     2、在这几个生字里,你认为哪个字书写有困难?     14注:二次备课用红笔在电子稿上修改广汉市兴隆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稿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书写,尤其要注意“盾”的笔画。     3、学生书写,评议指导。  第二课时  预设: 

4、    1、坦克是怎样把盾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     2、坦克是怎样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的?     3、研读第2—4自然段     这节课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先来研究第1个问题     1、自由默读第2——4自然段,划出发明家的发明过程。并完成练习。     2、组内交流     3、小组派代表交流、集体完成练习     4、指名说说发明坦克的步骤。   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同学们,盾太小是发明家发明坦克的原因,课文中写盾难以招架的句子写得非常好,找出来读读。自由读。矛的强进攻使盾都招架不住了,谁能既读出矛的厉害又读出盾的困境。指名读、评读。     5、师

5、:发明家的每一个想法都有他的思考过程,课文中有的思考过程写出来了,有的没写,看谁也能当个发明家,把课文的思考过程补充完整。学生再次默读课文。     6、指名复述发明家发明坦克的思考过程。     聪明的发明家就这样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合二为一,既有了保护自己的铁屋子,又有了矛的进攻——枪口或炮口。所以让它在战场上大显神威。我们下节课再一起来感受坦克的威力。     课堂作业:练写生字。板书设计: 矛和盾的集合  进攻自卫合二为一  枪炮铁屋子坦克课外作业:搜集有关坦克的资料。教后反思:14注:二次备课用红笔在电子稿上修改广汉市兴隆小学集体备课专用稿课题:26科

6、里亚的木匣(共2课时)主备人:孙永金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基础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核心目标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延伸目标了解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教学重点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了解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课前准备生

7、字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设计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设计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了解课文围绕着“科利亚的木匣”写了哪些内容?1、仔细读读“埋木匣”的部分,找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下列问题。(出示要求)⑴圈一圈这句话中描写动作的词。⑵科利亚为什么要这样做?⑶从这些动词,你看出科利亚是个怎样的人?2、找到“挖木匣”的句子读读,思考问题。(出示要求)⑴仔细找一找,这里用得最多的是哪个字?⑵从这5个“挖”字,你又读懂了什么?二、学习课文。读课文10—12自然段,找出描写科利亚找不到木匣之后有何反应的一个句子读一读,你能否站在科利亚的角度去思考并讨论:科利亚当时在想什

8、么?科利亚找不到木匣存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