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1)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1)

ID:41482241

大小:206.17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8-25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1)_第1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1)_第2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1)_第3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1)_第4页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1)_第5页
资源描述: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全国百强校】重庆市巴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正确的是A.Kls22s22p63s23p63d1B.Crls22s22p63s23p63d44s2C.As[Ar]4s24p3D.Zn2'[Ar]3d10【答案】D【解析】A、K原子为:ls^s^s^p^S1,选项A错误;B、根据半充满原理,Cr原子中1s^s^p^s^p^dMs1,选项B错误;C、As原子为:[Ar]3dl04s24p3,选项C错误;Zi?为:[Ar]3d10,选项D正确。答案选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同一原子中,I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多

2、B.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C.任一原子的p能级电子云轮廓图形状均呈哑铃形D.任一能层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答案】B【解析】A、同一原子中,I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多,选项A正确;B、不同电子层中p轨道均为3个,则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相同,选项B不正确;C、任一原子的P能级电子云轮廓图形状均呈哑铃形,选项C正确;D、任一能层的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选项D正确。答案选B。3.下列有关微粒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0'>Na+>Mg2+B.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Mn>Ge>BrC.元素的第一电离能:0>N>CD.元素的电负

3、性:F>N>Si【答案】C【解析】A、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粒子,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离子半径:02->Na>Mg2+,选项A正确;B>Mn>Ge、Br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分别为6、2、1,即Mn>Ge>Br,选项B正确;C、氮原子的2p轨道达半充满,较稳定,故元素的第一电离能:N>0>C,选项C不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元素的电负性:F>N>Si,选项D正确。答案选C。1.若某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时,价电子层排布为4d25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B.该元素原子核外第N层上共有10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C.该元素处于第五周期IVA

4、族D.该元素原子第四电子层上有4个空轨道【答案】B【解析】A、原子在处于能量最低状态吋,价电子排布式为4d25s2,该元素原子最外层共有2个电子,选项A错误;B、该元素原子核外第N层上共有3s上两个、3p±6个、3d±2个共10个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选项B正确;C、该元素为40号元素,处于第五周期1VB族,选项C错误;D、该元素原子第四电子层上4d轨道上只有两个电子,还有3个空轨道,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的有关判断和应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同和检验,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解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熟悉能层、能级的概念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5、是A.医药屮常用酒精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使细菌蛋白质变性B.日常生活中的饮料、糖果和糕点等常使用酯类作香料C.石油的裂化和裂解是获得芳香坯的主要途径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答案】C【解析】A、蛋口质遇酒精变性,选项A正确;B、口常生活屮的饮料、糖果和糕点等常使用酯类作香料,选项B正确;C、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汽油,煤油,柴油等)的产量,特别是提高汽油的产量;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等气态烯坯;而不是获得芳香坯的主要途径,选项C不正确;I)、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选项D正确。答案选C。3.下列有关物质分子结构特

6、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乙烘易与浪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反应,且lmol乙烘完全加成消耗2molBr2,证明乙块分子里含有一个碳碳三键B.苯分子的结构中存在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交替出现的结构A.Qjf-H和屈于同一种物质,不能用来解释甲烷是一种正四面体结构H*IClB.lmolCH3CH2OH与Na完全反应只生成0.5molH2,不能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氢原子与其它氢原子不同【答案】A【解析】乙烘与澳1:2加成,可证明乙烘分子中含有一个碳碳垒键,选项A正确;B、苯不能使漠水褪色,故苯分子中存在的是特殊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选项B错误;C、fCiCA卜H和属于同一种物质,能说明甲

7、烷一种正四面体结构,选项C错误;D、lmolCH3CH20H与足量Na完全反应只生成0.5molH2,能说明乙醇分子中有一个轻基,这1个氢原子与其它氢原子不同,选项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苯的结构、乙烘的性质、乙醇的结构等,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H2C~CHnCH~CH-CH-CH3A.II2二澳乙烷B.

8、丨2■甲基・3■丁醇BrBrCH3.OHCHaC.(CH3)3CCH2CH(CH3)22,2,3■三甲基戊烷D・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