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辞手法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辞手法

ID:41491745

大小:34.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8-26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辞手法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辞手法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辞手法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辞手法_第4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辞手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辞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一、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种事物。 比喻由三部分构成: 1、本体 2、喻体 3、比喻词 (比喻和拟人最大的不同在于比喻含有喻体,拟人没有。) 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类别特点本体比喻词喻体例句明喻甲像乙出现像、似的、好像、如、宛如、好比、犹如出现那小姑娘好像一朵花一样。暗喻甲是乙出现是、成为出现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就是一幅青山绿水画。借喻甲代乙不出现无

2、出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顶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例句:降落伞像一朵朵彩云在天空飘荡。(明喻)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借喻)二、拟人: 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思想、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例句:1.、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朱自清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朱自清三、夸张: 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类别扩大夸张:对事物形状、性质、特

3、征、作用、程度等加以夸大。柏油路晒化了,甚至铺户门前的铜牌好像也要晒化。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 缩小夸张:对事物形象、性质、特征、作用、程度等加以缩小只能看到巴掌大的一块天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长征》 超前夸张:故意把后出现的说成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她还没有端酒怀,就醉了。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已经像着了火。四、排比 把三个或以上结构和长度均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排列起来。 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例句1: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

4、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例2狂风为我们呐喊!暴风为我们助威!巨浪为我们加油! 五、对偶: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 主要方式1.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或相衬的对偶形式。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对。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 例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

5、形式。 例句:.才饮长江水,又食武昌鱼。六、反复 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1.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 2.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作用:主要用在诗文中,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情感作用。也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充满语言美。 七、设问 为了此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 例句:花儿为什

6、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八、 反问: 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 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 例句: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九、引用: 引用现成的话(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和两种。 作用: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明引(直接引用) 例句: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如师,师不必贤於弟子。 暗引(间接引用) 例句:失败乃成功之母,你千万不要气馁。  十、对

7、比: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 例如: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练习(一)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是比喻句。1、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2、看他的样子,好象有什么喜事似的。()3、蜻蜓在飞来飞去,小猫就像没看见似的。()4、真的,再没有像马一样忠实的动物了。()5、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