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为贵的故事

和为贵的故事

ID:41494031

大小:3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6

和为贵的故事_第1页
和为贵的故事_第2页
和为贵的故事_第3页
资源描述:

《和为贵的故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和为贵的故事六尺巷的故事:《桐城县志略》清朝康熙时,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北京朝廷任职时,张在安徽桐城的家人和邻居因建房占地闹起纠纷,互不相让。张家人便给当大官的张英写信讲了此事,请他出面干涉。张英看信后,并没有倚仗自己官威欺压邻居,而是回信说:“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完,便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也深受感动,也将墙退回三尺,两家和好如初,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至今传为美谈。"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俗语云:“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需要执著,但过分执著有时会使我们走进死胡同。从这个

2、意义上说,不懂得让步,就无法进步。回旋的余地没有了,人生这盘棋就走死了。  清代大学士张英在桐城的相府与邻居的宅院间有一块空地,邻居修房砌墙越过了中界,两家人因此而发生了争执。张英的家人给他写信,试图倚仗他的权势压倒对方。不料,张英却从朝廷寄回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读罢,深感惭愧,立马让出了三尺地界。邻居被张家的举动感动,也让出了三尺。就这样,“六尺巷”成为千古佳话。两家和好如初,这就是“六尺巷”的由来,至今传为美谈。不是张家不能压倒对方,而是不屑于与之争强斗狠。不要说多占三尺,多占六尺又怎

3、样?想当年,长城绵延万里,天下都是秦始皇的,可如今他又在哪里?一时之勇,一时的上风,看上去威武,但人的境界却在低处。一个人的高明,不在于在干戈中获胜,而在于化干戈为玉帛。  让步既是一种境界,同时也是一种智慧。德国诗人歌德到公园散步,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与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相遇。那位批评家傲慢无礼地说:“知道吗,我从来不给傻瓜让路。”歌德笑道:“而我正好相反。”说完,他闪到大路一旁,让批评家先过去。你看,到底谁是傻瓜呢?自作聪明的人,往往会被聪明所误。常言说,冤家路窄。在人生的路途上,我们难免与冤家狭路相逢。若两个人都是傻瓜,彼此逞强,互不让步,结

4、果两败俱伤,谁也占不到便宜。若其中有一个智者,他们会顺利通过。若两人都是智者,他们会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和为贵徐明法 中国人推崇“礼之用,和为贵”,有民间故事为例。传说,某国王做这样一个试验:将10只羊关进一间屋子,里面放一筐鲜草;将10只狗关进另一间屋子,里面放几块鲜肉。第二天,打开关羊的屋子一看,鲜草已被吃光,10只羊安然无恙。打开关狗的屋子一看,几块肉完好如初,10只狗却遍体鳞伤。国王感慨不已:假如狗能像羊一样和睦相处,不仅不会受伤,还能享受肉的美味。动物尚且如此,人类则更应该和和睦睦,才能生存、兴旺,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也许,除了天堂,没有

5、无是非之地。有了是非不可怕,怕的是不懂得和为贵。有了和为贵,遇到矛盾不激化、不扩大,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人间有爱,命运无舛,生命如花,该有多好!和是一种风采,和是一种美丽。和是兴家之本,和是旺国之基。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和为贵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