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若的翻译及翻译观费下载

张谷若的翻译及翻译观费下载

ID:41506821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26

张谷若的翻译及翻译观费下载_第1页
张谷若的翻译及翻译观费下载_第2页
张谷若的翻译及翻译观费下载_第3页
张谷若的翻译及翻译观费下载_第4页
张谷若的翻译及翻译观费下载_第5页
资源描述:

《张谷若的翻译及翻译观费下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张谷若的翻译及翻译观摘要:张谷若,中国伟大的文学翻译家之一,他一生从事教授英国语言文学和翻译工作,以治学专注执着、做人正直厚朴而为人尊重,在翻译领域取得了卓越的艺术成就。《还乡》、《德伯家的苔丝》这两部译作的出版奠定了他在文学翻译界的地位,曾被香港有关评论家称为“译作的楷模”;自此.张谷若被西方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本文将从张谷若先生的翻译时代背景,翻译艺术风格,个人译著历程及翻译观等方面对其进行探究。关键词:张谷若;时代背景;个人译著历程;翻译;翻译观;一.引言张谷若,山东烟台人,生于1903年,童年时便涉猎群书,奠定了深厚的古文根基。张谷若在小学毕业之后便离开了家乡,考进了著名

2、的天津南开中学。该校无论是在管理上或是在教学上均与国际接轨.对英文课程抓得很紧.因此张谷若在这打下了英语基础。1926年,张谷若考入北京大学英文系.其时,开始对英国著名小说家兼诗人治代的作品产生丁浓烈的兴趣。1930年,他大学毕业后到师大女附中教英文,一面教书,一面翻译哈代的作品。《还乡》是他最早完成的译作。当时,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设立了—个编译委员会,组织出版科学与文学书籍。胡适是文学书籍编译工作的负贡人,见到张谷若的译稿.认为翻译得很好,并且约请他翻译哈代的另一部名著《德伯家的苔丝》。这两部译作的出版(《还乡》的译本于1936年出版;《德伯家的苔丝》出版于1935年)奠定了他

3、在文学翻译界的地位,曾被香港有关评论家称为“译作的楷模”;自此.张谷若被西方文学界誉为“哈代专家”。张谷若于20世纪30年代以成功地翻译了英国文学大师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和《还乡》一举成名。译有七部、约400万言英国古典文学名著,除《苔丝》与《还乡》外,还有哈代的《无名的裘德》、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亨利·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史》、莎士比亚的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肖伯纳的戏剧《伤心之家》以及唐诗英译等。  这些译作屡经再版,数十年来拥有海内外广泛的读者,以其译文忠实精雅、注释详尽深入而享有盛誉,成为高等院校外文翻译教学、研究及实践的范本。  他旗帜鲜明地提倡

4、以地道的译文翻译地道的原文,而做到这一点的根本,则在于翻译家的地道做人。此主张得到翻译界业内同行相当广泛的认同。二、翻译时代背景2.1文学界的潮流老一辈翻译家张谷若成长于“五四”时期,中国翻译的第二次高潮的重要阶段。大量的外国作品及思想被翻译家们译介到中国。同时随着不断增加的翻译作品的出现,对一翻译方法的争论也开始兴起,这推动了中国翻译事业发展。张谷若先生一生从事翻译研究工作,译介了许多经典的英国文学作品,其中他对哈代三部小说的译介语言通达流畅,人物传神,倍受好评。张先生也被人称作“哈代专家”。其实到了五四时期,翻译的大潮才算真正在中国泛起。此时的翻译不是个别人的事业了,而成了庞大的

5、翻译队伍的迫求。《新青年》、《说川报》等刊物大量登载翻译过来的英国文学作品。此时的翻译无论在质量还是在数量上,都是林纤、严复时期所不能比拟的。此时的翻译是一支强大的有生力量,为培养新文化的队伍、改造旧文化的落后因素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归纳起来,五四运动前后英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有如下特点:(1)所译作品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例如,拜伦的《哀希腊》曾经由梁启超、苏曼殊和马君武翻译道.五四时期又有胡适、柳无忌等的译文。如此多的人翻译同一首诗.就在于它具有强烈的反抗旧制度的思想。英国剧作家土尔德的作品人物刻画生动、情节跌右,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其中有许多都传人了中国。例如有田汉翻译的

6、《沙乐美》,张闻天等人译的《狱中记》,穆木天等人译的《王尔德童话》,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以及孙安我译的《同名异娶》等。(2)所翻译的英国文学作品种类繁多、流派广泛。在这个时期翻译过来的英国作品包括有诗歌、戏剧、小说、散文、传记、报告文学、书信、日记、回忆录以及童话等。所涉及的作家主要有莎士比亚、雪莱、笛福、王尔德、司各特、奥斯丁、拜伦、弥尔顿、萧伯纳、司各特、狄更斯、菲尔丁、斯蒂文森、哈葛德、贝特兰、柯南道尔、哈代、勃朗待姐妹等。他们分属于古典浪漫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唯美主义、象征派、意识流文学等流派。据统计,从1911年到1949年,有777种英国文学作品被翻译了过来。(3)

7、英国文学翻译队伍规模庞大,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家,其中比较突出的有卞之琳、杨宪益、孙大雨、方重、潘家询、李雾野、朱维之、张谷若和江枫等。2.2个人人生经历对译介的影响张谷若的青少年时代遭逢乱世,不满现状,有志寻求新思想于异邦以破旧立新。关于在大学选择英语作为自己的专业,1983年八十高龄的张先生面对前来采访的记者回忆说:“当时我们看到军阀混战,列强欺凌,国家有被瓜分的危险。青年学生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立志振兴中华,总想学会外国语言文字,读懂外国书籍,把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