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

ID:41585384

大小:72.14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8-28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_第1页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_第2页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_第3页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_第4页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学习型团队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实践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微软公司曾提出这样一种说法:让优秀者更优秀,让平庸者不平庸。结合教育,我们将其理解为:每个教师都要发展,每个教师都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构建实践型团队组织是新形势下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在组织上推行学习实践型文化,构成终身教育体系。教育实践型组织比传统的教育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前瞻性和凝聚性。基于以上认识,结合我校校本实情,建立有效的教育机智,营建学习氛围,通过构建学习实践型组织、校本培训体系,来加强学习实践型团队建设,增加集体凝聚力,提高教师与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促进个人的学习意识、实践能力和学习动力不断提升

2、,以期达到教师专业化标准。学校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但最基本且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教师的自身素质与教育智慧对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校领导班子,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制定了“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强、学历层次与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三年发展规划。为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的需要,确立了“加强实践型团队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经过三年来的反复论证,我们提出了''构建高效课堂立足分层教学”实验研究这一课题。力争使学习与实践成为推动我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为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

3、加强学习实践型团队建设,从整体上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以促进教师适应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求。我校在构建学习实践型组织、构建教育科研体系、构建校本培训模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一、构建学习实践型组织,促进教师自主学习与实践。走进新课程后,教师主体思想、教师专业化发展及教师反思性实践,从不同角度对教师成长提出了新的思考。为使教师以主人翁的姿态应对教育教学活动,为培养和造就新型教师,结合校本实情,我校做了积极的尝试。K新教师培训,打好坚实基础为使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尽快地进入教学角色,我校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进行了岗前培训与岗中指导。一是岗前培训。组织教师参加由校领导组织的新教

4、师上岗前培训,目的使教师快速进入角色,适应教学要求。岗前培训人员达到100%o二是岗中指导。新教师在承接教学任务的同时,与学科骨干教师结对子“传、帮、带”,教学管理人员进行跟踪指导,指导常规工作,重点是课堂教学,使新教师一年进入角色,二年达到合格,三年进入骨干教师行列。教师中有许多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王金霞、姜丽华、田佳宇等教师在县级“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评比中跻身新秀行列,所执录像课被送入市内参赛。我校被哈尔滨师范大学授予“教师教育实习示范基地”2、培训者培训,促进能力提升教学管理人员在自我提高的同时,积极参加国家教育学院教研培训部举办的远程教育教

5、学培训。张强校长被评为培训优秀学员,教学校长卢绪光全程参与国家级课题组举办的开题、实验、结题三个阶段的省级课题培训。获得培训证书和结题合格证书。通过培训,掌握培训技能,运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师走进课改,并解决课改进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每月两次的校本培训,教师通过培训者的引领,掌握课改新动态,借鉴名校先进经验,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3、骨干教师培训,树立学习典型“十二五”期间,我校被上级主管部门认定的省级骨干教师有3人,市级骨干教师8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均参加了培训,现已结业。这些骨干教师在不同的学科领域里,对教师成长与发展起着领引作用。如每年一度

6、的市级“菊花杯”赛课和骨干教师示范课、走近新课改引路课等等。外语学科孙智慧、张楠、王凯在2015届“菊花杯嚷课中获得一等奖;语文学科的赵秀英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市优秀教研组长,率先列为省教育学会成员;丁得生、张春雨等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陶丽红、董霞、徐秀利等骨干教师被国家级课题省总课题组评为优秀实践教师。4、教师岗位培训,更新知识结构在职教师岗位培训中,我校教师全员参加新一轮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为响应2015年桦南县构建“和谐互助智慧课堂”的教学改革工作,我校积极地组织涉及该理念的校本培训与实践。通过培训与实践,补充了教师本体性知识,强化了教师对“高效课堂”

7、的理解,丰富了教师的文化底蕴,使教师理性认识上升到实践能力,个人教学模式得以完善,专业知识得以进一步更新。5、信息技术培训,加强学科整合结合信息技术的进一步使用,我们从教师中选拔具有一定潜力的四位青年教师承担教师计算机校本培训任务,他们善于钻研,进行自学自悟。一是参加县电教部举办的信息技术学科培训;二是由于学校设施配置不同,有的是借助WHNDOWS操作系统进行教学,有的是用DOS操作系统进行教学。为更好地实施信息技术学科教学,通过有效的教研互动,互相学习,互相促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之势,使我校计算机学科教学有序开展。与此同时,也为其它学科信息技术进课

8、堂提供了便利条件,培养了一大批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骨干教师。樊振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