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17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要求答案

吉大17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要求答案

ID:41593441

大小:58.4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8

吉大17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要求答案_第1页
吉大17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要求答案_第2页
吉大17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要求答案_第3页
吉大17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要求答案_第4页
吉大17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要求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吉大17年9月课程考试《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离线作业考核要求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0分)1、压实度答:压实度又称夯实度,指的是土或其他筑路材料压实后的干密度与标准最大干密度之比,以百分率表示压实度的测定主要包括室内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确定和现场密度试验。2、软土答:一般是指天然含水量大、压缩性高、承载力低和抗剪强度很低的呈软塑〜流塑状态的黏性土。软土是一类土的总称,并非指某一种特定的土,工程上常将软土细分为软黏性上、淤泥质土、淤泥、泥炭质上和泥炭等。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Z间物理力学

2、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3、高填路堤答:高填路堤应采用分层填筑、分层压实的方法施工,每层填筑厚度根据所采用的填料决定。如果填料来源不同,性质相差较大时,不应分段或纵向分幅填筑。位于浸水路段的高填方路堤应采用水稳定性较高和渗水性好的填料,边坡比不宜小于1:2,避免边坡失稳。4、石灰稳定土答:将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掺入各种粉碎或原來松散的土中,经拌合、压实及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称为石灰稳定土。5、挡土墙答:挡土墙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防止填土或土体变形失稳的构造物。二、分析冋答下列各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1.山区路堑岩石开挖方法及其各自特

3、点。答:1)、钻爆开挖:是当前广泛采用的开挖施工方法。有薄层开挖、分层开挖(梯段开挖)、全断面一次开挖和特高梯段开挖等方式。2)、直接应用机械开挖:使用带有松土器的重型推土机破碎岩石,一次破碎深度约0.6〜1.0叭该法适用于施工场地开阔、大方量的软岩石方工程。优点是没有钻爆工序作业,不需要风、水、电辅助设施,简化了场地布置,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生产能力。缺点是不适于破碎坚硬岩石。3)、静态破碎法:将膨胀剂放入炮孔内,利用产生的膨胀力,缓慢地作用于孔壁,经过数小时至24小时达到300〜500MPa的压力,使介质裂开。该法适用于在设备附近、高

4、压线下以及开挖与浇筑过渡段等特定条件下的开挖。优点是安全可靠,没有爆破产生的公害。缺点是破碎效率低,开裂时间长。1.山区路基地面排水措施及各自的功用。答:1)边沟设置在挖方路基的路肩外侧或低路堤的坡脚外侧,多与路中线平行,用以汇集和排除路慕范圉内和流向路慕的少量地而水。2)截水沟(天沟)设置在挖方路基边坡坡顶以外,或山坡路堤上方的适当处,用于截引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防止冲刷和侵蚀挖方边坡和路堤坡脚,并减轻边沟的泄水负担,保证挖方边坡和填方坡脚不受流水冲刷。3)排水沟主要用途在于引水,将路基范围内的各种水源的水流,引排至桥涵或路基范围

5、以外的指定地点。4)跌水与急流槽跌水与急流槽是路基地面排水沟渠的特殊形式,用于陡坡地段,沟底纵坡可达45。跌水的构造,有单级和多级之分,沟底有等宽和变宽之别。单级跌水适用于排水沟渠连接处,由于水位落差较大,需要消能或改变水流方向。5)蒸发池(积水池)气候干旱、排水困难地段,可利用沿线的集中取土坑或专门开挖的凹坑修筑蒸发池,以汇集路界地表水。并通过蒸发和渗漏使之消散。6)油水分离池一般情况下,路基地表排水沟应尽可能地将水引排至桥涵或自然排水沟渠中,不得己排入对水质特别敏感的水体中(如饮用水源),且所排污水水质不能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6、8978)中的规定时,可设置油水分离池。1.半刚性基层材料的特点。答:半刚性材料稳定路面具有稳定性好、抗冻性能强、结构本身自成板体等特点,但其耐磨性差,因此广泛用于修筑路面结构的基层和底基层。2.石灰稳定类半刚性材料强度形成原理。影响石灰土强度稳定性的因素。答:石灰稳定类包括石灰土、石灰砂砾土、石灰碎石土等。1、在土中掺入石灰后,土工程性质的变化:(1)初期表现为土的结团,塑性降低、最佳含水量增大和最大密实度减小等;(2)后期变化主要表现在结晶结构的形成,从而提高土的强度与稳定性。2、石灰稳定类材料强度形成原理石灰加入土中后,发生一系列物理

7、与化学反应,主要有离子交换、氢氧化钙结晶、碳酸化和火山灰反应。其结果是使粘土胶粒絮凝,生成晶体Ca(0H)2.CaC03和含水硅、铝酸钙的胶结物,这些胶结物逐渐由胶凝状态向晶体状态转化,致使石灰土的刚度不断增大、强度与稳定性不断提高。1)・离子交换作用(胶体反应)石灰浆[5(011)2]屮游离的钙离子同粘土矿物吸附综合体屮的钠、氢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从而减薄吸附水膜的厚度,并使土粒凝集和凝聚,形成固粒结构,组成稳定结构。2).结晶作用石灰土中只有一部分熟石灰Ca(0H)2进行离子交换作用,绝大部分饱和Ca(0Il)2自行结晶。熟石灰与水作用生

8、成熟石灰结晶网格。Ca(OH)2+nH20->Ca(0H)2*nH203)•火山灰作用(胶凝反应)熟石灰的游离Ca2+与土中的活性SiO2和氧化铝作用生成含水的硅酸钙和铅酸钙,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