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月球之谜

22 月球之谜

ID:41622832

大小:1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9

22  月球之谜_第1页
22  月球之谜_第2页
22  月球之谜_第3页
22  月球之谜_第4页
22  月球之谜_第5页
资源描述:

《22 月球之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月球之谜》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月球之谜》以优美的文字渲染了月亮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通过描述月球表面,列举不解之谜,巧妙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强化了月球的神秘。文章感性与理性相结合,是一篇十分独特的说明文。本次设计,力求打破以往说明文教学重内容轻言语的“科普式”语文课堂,强调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孩子在与文本、文化和客观世界的对话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实现说明文教学“以语言带动内容”的“语文式”课堂。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掌握“夜幕、降临、悬挂、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估计、年龄、神秘、探索”等词语。2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培养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奥秘的兴趣。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词。从课文的学习及资料交流中,学习运用对比发出感叹和根据事实提出疑问的写法。教学重点:学习课文,了解月面景象,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不解之谜。教学难点: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同时引导学习运用对比发出感叹和根据事实提出疑问的写法。课前准备:1、相关课件。2、学生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及描写月亮的古诗词。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出示皓月当空图,问

3、:会用不同的名称称呼她吗?(月亮、月球、婵娟、瑶镜……)   2、仰望这皎洁的明月,读着这些美好的称呼,会让我们想起哪些美丽的传说呢?(嫦娥奔月、吴刚伐桂……)   3、出示句子: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朗读句子,强调“幕”、“临”的书写,理解词语“遐想”)   4、不但同学们爱遐想,古代诗人遥望这皎洁的月亮,也引发了美好的遐想。谁来说说跟月亮有关的诗词?(让学生畅所欲言后,诵读课后诗句。)   5、明月让人引发的遐想实在是太多了,让我们再好好地读一读这句话(出示: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

4、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6、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经过人类不断探索,直到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随机出示: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发现了更多的月球之谜。今天就让我们和宇航员一起来探索——月球之谜。(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引入,交流有关月亮的美称、传说、诗句,丰富的言语积淀,既为后面的学习作了铺垫,又“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吸收了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智慧,感受月亮的神秘和魅力。) 二、初读,理清脉络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

5、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边读边划出课文提到了月球的哪些“谜”?     2、检查交流: (1)认读词语:曾经奥秘努力登上任何一旦年龄神秘探索估计强调:“努力”两字生母是“n”和“l”。“任”读“rèn”,不要读成“lèn”。“探索”读准前鼻韵母和平舌音。  (2)交流所划课文中提到了月球的哪些谜?   3、从大家刚才所找的月球之谜中,我们知道月球之谜有些已经解开,叫——(板书:已解之谜),有些人类暂时还不能解开,叫——(板书:未解之谜)。( 设计意图:人类对于自身以外的知识的感知都浸润在语言中。给孩子充分的时间与文本的对话,整体

6、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理清文脉,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感受月球“谜”象丛生。) 三、品悟,感受“奇异” 1、我们先来研究已解的月球之谜。赶快找出来读一读,看看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用笔划出来。 2、品读句子。     1)、这里的天空黑沉沉的,表面却洒满灿烂的阳光。     (1)结合宇航员首次登月的图片,抓住词语“黑沉沉”、“洒满”、“灿烂”,体会奇异景象。 (2)引导理解“却”字,指导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2)、月球上满是尘土、岩石和环行山,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月球是一片荒漠。(1)和人类的美好遐想一样吗?抓住重点

7、词语,感受月球的荒漠。(2)查看“环形山”的资料和宇航员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 (3)这景象和你们想象中的一样吗啊?练说:我原想月球              ,而实际上             。月球上的景象真是太          了!(说话训练,学习运用对比发出感叹。) 3、月面景象给人们的感受是(板书:十分奇异)。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仅能靠幻想,所以有了许多神话故事,(嫦娥奔月……)1969年7月20日两名美国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到前年我国的神州七号升空,40年来,人类探索月球的行动从未止步。可以说:(出示)古往今来,为了探索月

8、球的奥秘,人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齐读,指导书写:奥)( 设计意图:紧扣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入手,感受月面景象之奇异。在“天空”与“表面”、“实际”与“想象”的对比中,既反扣上文“美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