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六组:人间真情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六组:人间真情

ID:41631265

大小:54.85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9-08-29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六组:人间真情_第1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六组:人间真情_第2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六组:人间真情_第3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六组:人间真情_第4页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六组:人间真情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高效课堂导学案—第六组:人间真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课文导读爱是明媚的阳光,给人以温暖;爱是盛开的鲜花,给人以芳香;爱是潺潺的溪流,滋润万物的成长;爱是熊熊的火炬,点燃生命的希望。爱是理解,是宽容,还是力量。有关爱的主题在前几册里已有所涉及,本册教材再次安排了“人间真情”的专题,是为了继续引导同学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这组教材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古诗两首》表现了朋友间真挚的爱,《搭石》体现了乡亲们纯朴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展现了爱的奇迹,《卡罗纳》诠释了爱的真谛,《给予是快乐的》阐释了爱的哲理。这一篇篇

2、充满人间真情和爱意的课文一定会拨动同学们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教学本组课文,应注意多读、多想、多体会,深切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再由课文内容想开去,联系自己读过的和身边发生的感人故事,感悟互相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使同学们在情感上有所触动。同时,应运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通过体会重点语句感悟课文内容。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1课时,“成语故事”1课时。20古诗两【学习目标】1•认识“鹤、孟、陵,辞、唯”五个生字,会写“孟

3、、浩、陵”等七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3•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4.积累反映人间真情的古诗词,从中感受友爱、友情的温馨。【过程方法】【学习重、难点】结合注释、工具书、画面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课时安排】建议教学2课时。【学情分析】【教学指南】1•课前师生共同搜集相关资料,了解诗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诗人写作的时代背景等,为学习古诗做好准备。教师还可以准备乐曲《送别》(“长城外,古道边……”)和古筝曲《阳关三叠》。2•导入新课时,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送别诗,如《赠汪伦》《赋得古原草

4、送别》。教师可以向学生简要介绍: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会难,以送行饯别表达深厚的情谊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都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3•可以按照知诗人——读诗文——解诗意一一入诗境一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对诗人的了解,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介绍,教师做适当补充。之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古诗多读几遍,自学生字词,把不理解的地方画下来。再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然后在小组或全班交流。教师不要对诗意做过多的讲解,应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同学讨论

5、,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对于古诗中不太好理解的词语,如“西辞”,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地图,了解黄鹤楼和扬州所处的位置。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古诗的重点:在大体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应让学生反复吟诵,想一想:从诗中能够体会到什么?诗人送别老朋友时的心情怎样?从而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之后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也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然后用语言准确生动地描述,或用画笔生动形象地描绘。4.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都颇具匠心,应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烟花三月”的传神,“尽”字和“

6、唯”字的传情;又如《送元二使安西》中的“更”字,语尽情遥,含吐不露,意蕴极为深厚。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5.在充分调动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还可以配上悠扬委婉的乐曲,如表现离别之情的《送别》和《阳关三叠》,以渲染离别气氛,达到在朗读中加深体会、在朗读中丰富想象、在朗读中获得审美感受的目的,自然地实现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教师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读、背各自了解的其他表现人间真情的古诗,如果条件许可,教师也可以适当推荐一两首给学生。6.本课的生字不多,但有的生字也需进行指导:如,“舍”是翘舌音,读四声,不读三声;“陵”的

7、右下部分是折文。教学时可以用填写诗句的办法了解学生是否能把生字写正确、写美观。【精要点拨】•中ZrZr、—、课又:间说这两首诗都是千古传颂、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都描写了送别好友时的依依惜别之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所写。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间情谊深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送别好友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了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诗的前两行叙事,后两行写景,景中却包含着一个诗意的情节:帆影已消逝了,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诗人巧妙地将对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对自然

8、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