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

ID:41642632

大小:1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8-29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6《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妙不可言的位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诞、液、奇迹”等字词,读准字音,弄清词义。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明白“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的缘由。3.体会说明文中文字运用的准确性。初步学会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难点)教学重难点:1.明白“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的缘由。(重点)2.体会说明文中文字运用的准确性。初步学会说明文的阅读方法(难点)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了解太阳系1、出示地球的图片,猜猜这是什么?继续出示各种图片,师:地球上有美丽的草地,有茂密的森林,有清澈的湖泊,有可爱的动物,当然还有我们人类。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夸夸地球吗?师过渡:对啊,这就是我

2、们美丽的地球。在太阳系,目前知道的有八大行星,地球只是其中的一颗行星,也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为什么地球会这么特殊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课件出示课题,齐读。二、初读课文,了解位置1、同学们默读课文,要求1.地球是距太阳由远到近的第几颗行星。2.思考为什么只有地球出现了生命?①自由读,指名介绍一下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强调由远及近)师:如果老师把“由远及近”这个词去掉,你们来读读,行不行?②、你了解太阳系吗?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资料,课件出示太阳系图及其简介,句3:太阳系是由太阳以及在其引力作用下围绕它运转的天体构成的天体系统。它包括太阳、八

3、大行星(原先有九大行星,因为冥王星被剔除为矮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以及行星际物质。人类所居住的地球就是太阳系中的一员。三、深入阅读,感悟“妙不可言”的距离思考:和别的行星相比,为什么说地球的位置是妙不可言的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2-4自然段,找找原因。预设1:学生可能会说:因为地球上有液态水。水的存在的形式有三种:分别为气态(如水蒸汽)、液态、还有就是固态(如冰),确实液态水是产生生命的必不可少的条件。那为什么只有地球上有液态水呢?再找找原因。预设2:学生可能会说:因为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80摄氏度。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为15摄氏度,金星的表面温度高达480摄氏度

4、,正如课文中所说的,那真是一个地狱。而这样的高温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设3:学生说:这是由于它们距离太阳的远近不同造成的。(师:我们来看看它们离太阳的距离有什么不同,出示句3)句4:地球距太阳1.496×108公里,而金星距太阳只有1.082×108公里,这使得金星受到太阳的照射要比地球强得多。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⑴比地球靠近太阳的行星,水被挥发。⑵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不远不近,有液态水——生命必不可少的条件。⑶比地球远离太阳的行星,水以冰的形式存在。离太阳近了水被挥发,离太阳远了水以冰的形式存在,而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让地球有了液态水。这位置真是妙不可言三、学习说明方法1.介

5、绍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对事物、事理进行介绍、解说的一种文体。2.学习主要的说明方法作比较(突出强调)通过事物之间的互相比较,使其特点更加突出。例: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举例子(具体形象)为了更清楚地说明事物或事理,在文中举一些恰当的例子。例:晕能预示天气。比如,在新疆地区,出现晕就代表将要下雨。列数字(准确)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更加准确。例:这座塔占地300平方米,高100米。④打比方(形象生动)用人们常见、熟知的事物,比喻说明不常见、不太熟知的事物。可以把复杂的事物说得浅显易懂。例: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6、⑤作诠释(解释说明)具体地解释说明事物的特征。例:在太阳和月亮的周围,有时出现一种美丽的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的,外层是紫色的,这种光圈叫做晕。3.练习从说明文中找出说明方法四、总结说明文的阅读方法(一)找准说明对象找出文章要说明什么东西?说明要什么事理?怎么找呢?1、看题目,如《赵州桥》。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二)抓住事物特征“特征”,就是事物和别的事物不同的地方。分析作者介绍了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阅读时要找出这些关键句。(三)归纳说明方法阅读说明文时,找找文章主要使用了哪些方法,想想这些说明方法对准确说明事物特征所起的作用。五、拓展练习六、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你知道了哪

7、些知识?学习了什么方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