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导学的功能与作用

如何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导学的功能与作用

ID:41657944

大小:54.3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8-29

如何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导学的功能与作用_第1页
如何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导学的功能与作用_第2页
如何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导学的功能与作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如何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导学的功能与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发挥教师在课堂中导学的功能与作用作者:李建佩(小学数学巩义市小学数学一班)评论数/浏览数:2/9发表II期:2013-10-1416:55:32新的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许多教师尝试着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口主学习。认识淸笼教师主导作川和学生主体作用之间的关系,采取行之有效的抬•施,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导学功能与作用。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我们非常清楚,“教”控制着“学”,“导”左右着“学”,它主要强调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既顺应了新课标的基木要求,也反映了广大一线教师对新课标精神的全面理解和积极践行

2、。导学的价值和功能,最终都必须通过教师来实现。如果广大一线教师对这些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不认同,不学习,不理解,不贯彻,就会让推陈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都成了装点门面的摆设,而失去了其应有的纲领作用。教师要能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又取决于两大关键:一是思想认识,即思想上接受不接受和认识上的准确不准确;二是教学技能,即落实尝试教学模式的一些列能力。一、布置预习,为课堂上的深入引导早做准备。要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在课堂教学还没有开始Z前,就要让学生抢先进入角色,成为学

3、习的主休,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自主学习。引导和鼓励学生预习,既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更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扫清力所能及的学习障碍,不断提高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存留自主学习中的各种疑惑和困难,确立课堂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为教师的深入引导明晰了突破点和着力点,也为师生课堂互动向纵深推进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二、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在循序渐进中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作用主要是通过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来实现的。问题的预设,左右着学生的思维方向,也决定着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更影响着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实现和高效实现。因此可

4、以说教师的引导能否成功取决于课堂提问的设计。设计课堂引导中的问题,应该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所有问题的提出都必须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二是各个问题在难度上要有合适的梯度,既给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提供可能,降低难度;三是各个问题在内容上要有逻辑关系,或相互补充,或互为前提;或逐步递进,或因果分明,便于学生在思考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更便于教师在引导中思路明晰、指向集中,任务具体,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应该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也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请个别学生来独立回答;对

5、教开放的问题,则让学生合作进行。在每一节普通的课堂中,问题的预设和解决,都体现着一个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切合教学目标,切合学生实际的问题往往能出能够为一节课的亮点和重点,而高效正确的引导,则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鼓励。三、创设情境,让教师的引导在无声中高效进行。山于小学低段学生的思维形态以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考虑这一制约因素,避免大幅度长时间的说理讲解,而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思维特点,创设贴合课文主题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换位思考,获得感同身受的深刻理解。课堂教学情境的塑造手段可以是形象化的

6、语言,情境模拟,也可以是多媒体音像技术的辅助,其功能仅在于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和直观化。至于选择什么样的手段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设施和学生特点。教学情境一旦塑造成功,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就会完全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其所思所想就会随着教师的引导而进退,增强了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同时,进入教学情境的学牛,在直观形象的特殊情境中,学生就会迅速心领神会,并且感悟得快、理解得准,记忆得牢,从而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更重要的是,身处情境Z中的学生,思维敏捷,注意力集中,无需教师多言,他们也能随着情境的推移,自觉靠近学习目标,自觉领悟学习要

7、点,自觉探索问题的关键,让教师的引导在无声中高效进行。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以此带动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探索,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和终身学习的观念,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