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

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

ID:41680538

大小:52.55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8-29

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_第1页
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_第2页
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_第3页
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_第4页
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_第5页
资源描述:

《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指导性案例的隐性适用及其矫正TheImplicitApplicationofGuidingCasesandItsCorrection作者:孙海波作者简介:孙海波,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讲师。原文出处:《环球法律评论》(京)2018年第20182期第144-164页内容提要:在适用指导性案例的司法实践中,隐性适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并日益成为主流。唯有深入发掘其成因,才能真正理解这一特殊的实践活动形式。依靠“实用考量的主观动机”和“借用案例的行动方式”,隐性适用巧妙地在裁判过程中将案例遮蔽,从而规避了运用案例的说理负担。这种以实用目的为导向的案例适用活动在本质上是工具主

2、义的,不仅有违案例指导制度的初衷,同时也与形式公正和法治背道而驰。指导性案例自身的特质决定其只能以一种看得见的方式被适用,而实现从隐性适用向明示适用的转变必然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在观念和制度方法上的双重努力,以最终真正实现法官在实践中想用、敢用和会用指导性案例。Inthejudicialpracticeofapplyingguidingcases,thereisaphenomenoncalledimplicitapplication,whichisverypopularandincreasinglybecomingamainstream.Onlybydigg

3、ingdeepintoitsunderlyingreasons,canwetrulyunderstandthisparticularformofpractice.Basedontheusubjectivemotivationofpracticalconsiderations^andtheumodelofactionsofborrowingcases”,itdeftlyhidestheguidingcasesinthejudicialadjudication,thusavoidingtheburdenofgivingreasonsfortheapplicationof

4、guidingcases.Thiscase-applicationpractice,whichispragmaticpurposcs-oricntedandinstrumentalistinnature,notonlydeviatesfromtheoriginalpurposeofthecaseguidancesystem,butalsorunscountertoformaljusticeandtheruleoflaw.Thecharacteristicsofguidingcasesdeterminethattheycanonlybeappliedinvisible

5、forms.However,thetransitionfromtheimplicitapplicationtoexplicitapplicationisinevitablyasystematicandcomplicatedprojeet・Inimplcnicntationofthisprojeet,effortsneedtobemadeatboththeideologicalandtheinstitutionallevelstoensurethatjudgeshavethewill,thecourage,andtheabilitytoapplyguidingcase

6、s.期刊名称:复印期号:《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18年07期关键词:指导性案例/隐性适用/明示适用/裁判说理/案例规避标题注释:本文为最高人民法院2017年度司法案例研究课题“指导性案例司法适用的现状与前景”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R“构建屮国特色案例制度的综合系统研究”(16ZDA068)的研究成果。-问题的提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案例指导也是推进〃严格司法〃政策的一项重要制度。①伴随着指导性案例整体数量的不断增多和发布速度的逐渐加快,学界关注的重点也渐渐从〃是否需要建立案例指导制度转到怎样充分发挥指导性案例

7、在法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上来"。②针对指导性案例的适用涌现出了各式各样贴着实证或经验标签的研究,③并初步达成了一个基本共识,即中国法官在实践中已经开启了适用指导性案例的局面。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一方面在实践中指导性案例的数量供不应求,④而另一方面法官在面对指导性案例时表现得畏首畏尾,怀着一种想用却不敢用或想用却不会用的复杂心态,更加倾向于选择以一种从形式上不为外界所察觉的隐性方式适用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发布后是否被后案所援引,这是扌旨导性案例落地生根的标志。"⑤明示适用或显性适用,既是案例指导制度的内在要求与目标,同时又是保障其健康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