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恩师张舜徽教授

怀念恩师张舜徽教授

ID:4168147

大小:367.6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29

怀念恩师张舜徽教授_第1页
怀念恩师张舜徽教授_第2页
怀念恩师张舜徽教授_第3页
怀念恩师张舜徽教授_第4页
资源描述:

《怀念恩师张舜徽教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年第9勃◇李遵厚尹先綮怀念恩师张舜徽教授张舜徽(1911~1992年),湖南沅江人,我系。我们在这里度过了大学4年。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文献学家。他在华中师我们进校后并未立即上课,而是全13投入范大学执教4O年之久,曾任中国历史文献研教育大革命的运动中。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究会会长,是我国第一位历史文献学博士生报铺天盖地,提倡走“又红又专”的道路,“搞臭导师。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拔白旗”,把批判矛头指张师于1949年解放后到武汉中原大学任向有专长的中、老年教授:在学生中则片面强教,两年之后,中原大学

2、教育学院并入公立华调“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历史系安排劳动特别中大学(即现在的华中师范大学),张师任历史多,为了参与全民大办钢铁,发动全系学生在系教授,直至1992年逝世。全市找废铁,然后拖回学校。那五尺高的土炼我辈曾在华师就读,有幸忝列张师门墙,铁炉,炼了多天,最后仅炼出几斤铁渣,还要敲数载亲聆教诲。在众多的“传道受业解惑”之师锣打鼓给上级报喜。我们还两次参加修铁路,中,张师是给予我们教诲和启发最多,印象最一次是在汉口丹水池修京广复线,另一次是在深刻的一位。时间过去了半个世纪,我们依然云梦县下辛店修汉丹铁路。

3、每次半月余,人海不能忘怀。战术,日夜施工,体力劳动强度比较大。好多同学在城市中长大,从未摸过扁担、箩筐,再加上“大跃进”年代我们进了华师无休止的评比,大家精神上负担也较重。1958年正是“大跃进”年代,全民大办钢辩论会上说“劳动”铁,“超英赶美”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这年我考上了华中师范学院历史系,背上简单行囊走进返回昙华林校园后,仍不能平静。学子们静谧而又古老的武昌昙华林,兴高采烈地戴上巴不得马上走进宁静的课堂,聆听教授给我们长方形红字白底鲁迅手书字体的“华中师范学上课,传授知识,但事与愿违,成天“拔白旗”,院

4、”校徽。那时华师大部分院系已迁往武昌桂批判学术权威的矛头和重点已指向张舜徽教子山本部新校舍,昙华林仅存中文和历史两授。张教授在历史系师生中,口碑极佳。我们从厦美茳述历史观、治学态度与治学方法。那平易、舒缓的语气,表现出一个真正学者的修养和胸怀。他说,历史是普通人民创造的,做学问要踏踏实实.“一锄头是挖不出秦始皇来的”。那时因为过分强调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实际上已经影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大约是有感于此,张教授又似乎是“顺带地”谈到劳动。他说,“人的劳动。处处存在,很普遍,是人的本能。譬如我们每周末到露天电影场看电

5、影,各人带有自己板凳,这就是最为简单的劳动。”当时我们真有点替他担张舜徽先生心.须知他是历史系这次运高年级的学长那里早已知道,张教授家学渊源动主要批判对象啊,更何况此时“反右”余波未深厚。博览群书,深通经义,成就斐然,每年皆平。人们还心有余悸呢。有专著问世。这样一位教授,难道就叫做“白专”吗?上课如艺术享受“拔白旗”的重点对象,是“资产阶级教授”和“只专不红”的知识分子。“打破王朝体系”的终于要开专业课了,系里决定单科独进。当年教《中国历史要籍介绍》的就是我们久仰的张舜徽教授。这是何等幸事!此书是新中国成立后

6、张教授出版的第一部专著,内容是介绍古代的一些重要史籍和研读方法,知识性与学术性兼备,“文革”前曾重版7次之多,香港、台湾也有翻印本。张教授是全国知名历史文献学大家,教学特认真,我们表面上拔他的“白旗”,实际上仍是专心听他讲课。每逢张教授上课,同学们皆不约而同地抢占前几排的座位,即使本人未到.也请人把自己的讲义先放到椅子上,占个好位置。以便专注听讲、作笔记。我们是上大课.1958级170余人在大教室集中开课。讲台上四块活动毛玻璃黑板,早已不知被谁擦得干干净净。十盏荧光灯高悬,那时的灯具没现在高级,灯具上的镇流器

7、噬噬作响,但这并不影.2010年第9期响我们听课。“叮叮叮⋯⋯”上课的电铃声刚张教授讲到此处时.竞模仿伏生弯腰驼背,双落,张教授面带微笑,目光炯炯地走进教室,后手背后.仰着头结结巴巴背书的情状,那湘北面紧跟着是他的助手崔曙庭老师。张教授平时方言口音,抑扬顿挫的声调.直叫满堂学子忍穿着并不讲究,冬天常着灰色对襟短袄,有时俊不禁。此情此景,至今犹觉亲切。会加上一条米黄色围巾。围巾紧贴领口,两端张教授在教学中.常引导学子举一反三,在胸前交叉重叠后掩入对襟之中。他的头发略触类旁通。如讲“史”这个字,他告诉我们,古代稀

8、,有时发梢稍显零乱,却更显洒脱、随和。走学者认为其涉及范围极广。“史”字的本义,即上讲台后,他马上从褪了色的旧布袋中拿出讲是古代文字的通称。“史”的引申义是:“记事之稿和书籍,轻轻地打开.开始用那特有的湘北人”“记事之册”。“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材料”都口音生动地开讲。张教授上课,从不照本宣科可称为“史”。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世上一切念讲稿。凭着他渊博的学识和超强的记忆能书籍、报章、档案、信札、艺术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