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3第4章练习

生物必修3第4章练习

ID:41713751

大小:183.2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8-30

生物必修3第4章练习_第1页
生物必修3第4章练习_第2页
生物必修3第4章练习_第3页
生物必修3第4章练习_第4页
生物必修3第4章练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3第4章练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下列叙述中符合种群密度概念的是A.某地区灰仓鼠每年新增的个体数B.一亩水稻的年常量C.每平方米草地中一种杂草的数量D.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鲫鱼的数量2.进行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时,宜采用的做法是A.选取多种植物为调查对彖B.必须要逐一计数某个种群的个体总数C.对某种植物的调查常采用标志重捕法D.样方内各年龄段的植物均需统计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A.宜选择蔓生或从生的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的对彖B.对于蚯蚓、跳蛹等动物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热4.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一一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

2、监测,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时间段内,得到如右图所示的增长变化(入)曲线[入弐月种群数量/(t-1)月月种群数量]。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B.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C.笫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D.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5.若生态系统屮生活着多种植食性动物,其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a点时环境因素发生变化,但食物量不变,贝脑点以后个体数量变化不符合S型增长B.若该种群出生率提高,个

3、体数塑的增加也不会大幅超过b点C.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相似D.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段相似6.右图显示了蝌蚪的生长速率随种群密度增加的变化情况(在同样的空间里,个数由5增加到160),图屮曲线可以说明A.食物短缺降低了蝌蚪的存活率B.蝌蚪变态所需的时间与种群密度成负相关C.一定范围内,蝌蚪生长速率与种群密度成止相关D.高种群密度下,能够变态为青蛙的可能性减小7.在一片约33公顷(hn?)的林地内,调查者笫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坏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记,然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

4、只是有标记的。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n?)约为()A.略人于265B.略小于165C.略大于5D.略小于5&下图表示铜污染对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相似的甲、乙两种水蚤的影响。a、b分别表示先将两种水蚤培养在不同铜浓度培养液,然后培养在无铜适宜培养液而获得的数量变化曲线。下列结论不合理的是甲乙045142128夭水蚤的数甲乙045142128夭铜浓度10ug/L培养液无铜培养液铜浓度30ug/L培养液无铜培养液A.在有污染的情况下,乙生态优势明显;在无污染的情况下,甲生态优势明显B.在铜污染程度加大的情况下,乙的生态优势更明显C.环境改变可改变两种牛物之间原有的种间关系D.环境

5、改变可改变生物之间原有的生态优势关系9.具有捕食习性的甲而包虫(口)和乙而包(■)虫放在一起的时候,不论是同种还是异种产下的卵,都会遭到捕食。斜吻棘头虫是一种寄生在这两种面包虫上的原生生物。下图是在没有寄生虫与有寄生虫的状况下,两种面包虫在竞争实验中的表现。据图回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淵注00A.在没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甲面包虫的捕食量低于乙面包虫B.在没有寄生生物的状况下,甲而包虫的竞争策略劣于乙而包虫C.棘头虫有效降低了乙面包虫的种群密度D.棘头虫逆转了两种血包虫的竞争结果10.下列选项是四个不同国家中,在相同的时间内人口种群大小与每英亩土地粮食产量的关系(实线为种群大小,虚线为粮食产量/英

6、亩)。请问在无粮食进口的情况下,哪一个国家能生存的最长久粮食产量/英亩和种群大小粮食产*/英亩粮食产ft黨亩和种群大小11.为了减小一种昆虫对农作物的危害,人们引入了专门捕食这种昆虫的蜘蛛。下图所示为引入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的调查结果。下列对曲线图的解释屮,正确的是A.由图中曲线可知,蜘蛛和害虫之间呈现竞争关系B.在I期间,若针对害虫施以杀虫剂,蜘蛛的数量将会增加得更快C.在II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D.在III期间,两个种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12.一块草原上有八户牧民,每户牧民各养了一群羊,其中六户养的是绵羊,有两户养的是山羊,这八群羊是A.一个群落B.一个种群C.二个种

7、群D.八个种群11.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吋,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B.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12.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虫牙虫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蛛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