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课文大意

三年级上册课文大意

ID:41776363

大小:102.65 KB

页数:57页

时间:2019-09-02

三年级上册课文大意_第1页
三年级上册课文大意_第2页
三年级上册课文大意_第3页
三年级上册课文大意_第4页
三年级上册课文大意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课文大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说明这一组有4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槐乡的孩子》是略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牛•活。有的描写了小学生欢乐幸福的学校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Z间的友爱和团结;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口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地成长以及他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人自然的;有的通过记叙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牛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学生们读来定会感到十分亲

2、切。木册教材的第一组课文,是学生从低年级升入中年级,开始学习的第一组课文。首先要考虑的是衔接问题,这一组是低年级和中年级两个年段语文教学的接口处。要通过木组教学,帮助学生尽快地适应中年级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重温一下课程标准屮对低年级的教学要求,深入了解中年级起始阶段的教学要求,通过这一组乃至后面一两组的教学,逐步完成由低年级向中年级教学的过渡。在木组课文的学习中,教材首次提出开展“记录自己课余生活”的综介性学习的要求,安排在《我们的民族小学》的后血,目的是使师生了解安排此项活动意义、目的及开展

3、活动的方法。因综合性学习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爬犬都峰》的后面,乂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提醍学生继续完成综合性学习的任务。本组无论是阅读、还是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训练,都与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密切相关。比如,在导读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课文为这一专题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从课内到课外,继续围绕本组专题展开,“语文园地”屮的“展示台”则是这一专题训练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要加强整合的意识,注意发挥整体优势,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1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教

4、材简说课文通过描写西南边疆的一所民族小学,反映了孩了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祖国各民族Z间的友爱和团结。这是一所美丽的学校:美得很冇特点,各民族的小学生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装点得绚丽多彩;古老的铜钟,还有凤尾竹,更增添了学校的乡村气息和民族特色。这是一•所团结的学校:同学们來自不同的民族,穿戴不同,语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国的人家庭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牛活,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这是一座充满了欢乐、祥和气氛的学校:孩子们课上认真读书,课下尽情玩耍,连小动物也来聆听读书和来看热闹,可见对

5、孩了们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羡慕。课文中就词句的理解,以学习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到这里对所提示的内容要进行思考。本文对笫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话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学们向小鸟打招呼,向老师问好,向国旗敬礼。课文层次清楚。先写上学的路上和來到学校时的情景;再写课上和课下,最后以白豪赞美的感情点题: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古老的铜钟,凤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钟声悠悠不绝,影子绵绵萦绕,这的确是一所令人难以忘怀的学校。编排本篇课文的意图是,通过学习本篇

6、课文,学生要能体会到学校生活的美好与幸福;并感受到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友爱。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难点是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二、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敬礼、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风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7、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Z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冇。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三、教学建议1.课前可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比如,我国有哪些少数民族、少数民族服饰的图片及民族Z间团结友爱的故事。2.识字和写字在小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本课的生字较多,涉及的新词语也比较多。可引导学生釆用多种方法识记。比如,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冇3个是形声字,“蝴、蝶、铜”,就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这些字的字音、字形。

8、“傣”读dai,不要读成tai;"昌”是翘舌音,不要读成cang;有些字的笔画较多,比如,“戴、舞”,要引导学生注意笔曲、笔顺,避免写错。教学屮,教师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简便易行、实用冇效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字。3.本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抒发了作者自豪与赞美的情感,一个情字贯穿全文。教学中可以作者所抒发的白豪与赞美的感情为线索,并将这条线索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初读课文,忖的冇二:一是初步了解内容;二是请学生边读边思考,自己所在的小学和民族小学有哪些不同之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