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代灾害救助程序

论宋代灾害救助程序

ID:41814653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2

论宋代灾害救助程序_第1页
论宋代灾害救助程序_第2页
论宋代灾害救助程序_第3页
论宋代灾害救助程序_第4页
资源描述:

《论宋代灾害救助程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論宋代災害救助程序2015-04-1316:39:31《求索》郭文佳兩宋時期,災害發生後,政府冇一套較為嚴密的災害救助程序,以確保受災民戶得到及時合理的救助,它主耍包括訴災、檢放和抄劄三部分。正如宋朝臣僚所說「今所在州縣間遇歉歲,至八月則收狀(指訴災),至九月則檢放,在十月則抄劄。”(註:徐松輯:《宋會要輯稿•食貨》58之24,中華書局影印本,1957年版。)訴災是宋代災害救助的笫一道程序,它是災害發生後,民戶向官府報告災情的行為,也稱之為披訴。如嘉右五年(1060),仁宗詔梓州路:“今春饑,夏秋閔雨,其人戶訴災傷者,令轉運使速遣官髏量,蠲其賦租,仍勿檢覆。”(註:李憲:

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92,仁宗嘉右五年九月戊戌,中華書局點校本(以卜•此書不再註版本)。)元右元年(1087)三月,夔州路捉舉常平官傅傳正言:“州軍去歲災傷,放稅分數不多,亦有全不中訴者。”(註:徐松輯:《宋會要輯稿•食貨》68之42,屮華書局影印木,1957年版。)百姓遭受災害後,只有迅速及時地向官府訴災,才能確保政府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災情,實施救助。對民戶的訴災時間,宋朝有明確限制。太祖開寶三年(970),“詔民訴水旱災傷者,夏不得過四月,秋不得過七月。”(註:李熱《續資治通鑒長編》卷11,太祖開寶三年七刀壬寅。)太宗時更明確規定「'夏以四刀三十日,秋以八刀三十日

3、為限。自此遂為定制。”(註:王林:《燕翼诒謀錄》卷4,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南宋孝宗時亦規定:“諸官私田災傷,夏田以四月,秋田以七月,水田以八月,聽經縣陳訴,至月終止。若應訴月,並次兩月過潤者,各展半月。訴在限外,不得受理(非時災傷者,不拘月份,自被災傷後,限一月止。)”(註:董焰:《救荒活民書》卷2《今具旱傷敕令格式下項•淳熙令》,叢書集成初編本(以下此書不再註版木)。)不過後來,由於臣僚奏請晚禾成熟較晚,並且各地具體情況不同,使得民戶訴災F1期推遲半月。這點董悄在《救荒活民書》中講的很清处:“在法陳訴旱傷Z限,至八月終止,訴在限外,不得受理。昨來臣僚奏請:晚禾成熟,乃在

4、八月Z後,今旱冇淺深,得雨Z處,冇早晚不同,乞寬期限。得旨展半月。”(註:董悄:《救荒活民書》卷2《檢早》、《義倉》。)不過,宋朝盡管有訴災的期限規定,但一方面由於災情有時緊急,救助災民要緊,另一方面,有些災戶不知具鹘規定,因而在救災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還是有所變通的。如熙寧七年(1074)八月,神宗詔河北東路轉運司:“災傷Z民,失於披訴者,特與限外接狀檢放。”(註:李憲:《續資治通鑒長編》卷255,神宗熙寧七年八刀癸巳。)元右元年(1086)三月二十六日,哲宗詔:“府界並諸路提點刑獄司體訪州縣災傷,即不限放稅分數及有無披訴,以義倉及常平米斛速行賑濟,無致流移。”(註:

5、徐松輯:《宋會要輯稿•食貨》68之42,中華書局影印木,1957年版。)崇寧三年(1104)十月十四□,徽宗詔「兩浙杭、越、溫、婺州秋苗不收,人戶失於披訴,並量與檢放。其孤貧不濟人戶,仰捉舉司廣行賑濟,如物價增長,即速以常平米平價出耀。”(註:徐松輯:《宋會要輯稿•食貨》68之49,屮華書局影印木,1957年版。)政和三年(1113)正月二十日,尚書省言:“檢會近降赦恩,訪聞開徳府清豐縣去年六月七H曾被人戶,其間冇不知條限,致被(披)訴不及,可令所司勘會詣實,特與依檢放災傷人戶減免均鑼指揮施行。”(註:徐松輯:《宋會要輯稿•食貨》59之9,屮華書局影印本,1957年版。)

6、有些官員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元右元年(1086)三月二十六口,夔州路提舉常平官傅傳正言:“州軍去年災傷,放稅分數不多,亦有全不屮訴者,臣見民間困急,不敢坐視,已依災傷及七分以上賑濟,所冇專輒Z罪,謹自核以聞。”哲宗詔“特放罪,仍候到闕日優與差遣。”(註:徐松輯:《宋會要輯稿•食貨》68之42,華書局影印本,1957年版。)這些都是災戶並未向官府訴災,但仍然得到官府的救助,這樣做的官員,並得到皇帝的獎勵。冇時民戶受了災,盡管沒冇向官府訴災,官府仍不能增加這些民戶的負擔。如崇寧二年(1103)十月十四口,徽宗詔「兩浙杭、越、溫、婺等州秋IH不收,人戶失於披訴,官司憚於閣放,乂將

7、積年欠負一例並行催納,致人戶漸至逃移,賊盜滋多,物價增長,細民不易。其官司並不中奏,顯是提舉、轉運司施設不職,令本路提刑司體量聞奏,其積年租欠,如是下戶災傷,不以分數,並令倚閣。非災傷戶,分作五料催科。人戶失於披訴,委是秋苗不熟,並量與檢放。其孤貧不濟戶,仰提舉司廣行賑濟,如物價增長,即速以常平米平價出躱。”(註:徐松樹:《宋會要輻稿•食貨》59Z9,屮華書局影印本,1957年版。)災民訴災時,“其所訴狀,縣錄式曉示。乂具二本,不得連名,如未檢覆而改種者,並量留根查,以備檢視(不願作災傷者聽)”(註:董恸《救荒活民書》卷2《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