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中考地理命题说明

黄冈市中考地理命题说明

ID:41873947

大小:3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04

黄冈市中考地理命题说明_第1页
黄冈市中考地理命题说明_第2页
黄冈市中考地理命题说明_第3页
黄冈市中考地理命题说明_第4页
黄冈市中考地理命题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黄冈市中考地理命题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黄冈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地理考试说明(一)考试能力和要求1.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注重考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有一定的探究性、灵活性和综合性,起到实施新课程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2.注重考查对生活有用的地理问题,充分利用地图语言来表现试题内容,充分体现地理学科特点,适当增加试题的人文性和开放性。提供背景资料力求详实、真实,设置试题情境尽可能源于或贴近学生生活,语言亲切、简练,形式活泼、新颖。

2、3.试题内容应结合我市实际,体现地理学科特点,应科学、正确、图文清晰,表述应清晰无误;不出繁题、难题、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的内容。(二)考试范围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考虑到我市实际,其考试内容在义务阶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作了大量调整和删减,特别注重地理学科本质特性——区域性;特别注重自然地理,特别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2013年考试范围为: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考点一地球和地球仪1.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2.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考点二地图1.地图三要素。2.地形图

3、的判读。3.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地图。第二部分世界地理考点三海洋与陆地1.世界海陆分布特点。2.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界线、相对位置。考点四天气与气候1.结合地图认识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名称和分布特点。2.结合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叙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规律。考点五居民与地区发展差异1.世界人口地区差异、人口问题。2.世界三大人种的名称。世界主要六种语言和三大宗教名称。3.主要的国际组织。考点六亚洲1.亚洲在世界的位置。2.亚洲的地形特点。3.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考点七东南亚1.范围和国家。2.东南亚地理位置。考点八

4、中东1.地理位置2.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源)考点九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范围和位置2.地形特点3.气候类型和特点考点十欧洲西部1.位置和范围2.地形特征3.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考点十一两极地区1.两极的位置和范围。2.两极的自然环境特征。考点十二日本1.地理位置和领土构成。2.地形特点。3.主要气候类型和特征。考点十三俄罗斯1.位置和领土范围。2.地形地势。3.主要气候类型及特征。考点十四澳大利亚1.位置和范围2.地形特征3.气候类型与分布特点考点十五美国1.地理位置和领土构成。

5、2.主要的地形类型、地形区。3.美国本土的主要气候类型。考点十六拉丁美洲和巴西1.位置和范围。2.地形分布。3.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第三部分中国地理考点十七疆域1.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位置特点。2.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考点十八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1.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2.我国主要的气候类型、特征及其主要的影响因素。3.长江、黄河的概况。考点十九中国的地区差异1.秦岭、淮河的位置。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考点二十北京1.北京的地理位置。2.

6、北京的地形、气候。考点二十一黄土高原1.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点。3.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考点二十二珠江三角洲及港澳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2.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的地理位置。3.香港、澳门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考点二十三台湾省1.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美丽、富饶的宝岛。考点二十四西部地区1.西部地区的范围。2.西部地区的主要地形、气候。3.西部地区的重大工程名称。第四部分乡土地理1.黄冈在湖北的位置。2.黄冈的主要地形、气候特点。Ⅱ考试的形式及试卷结构一、答卷方式:闭

7、卷、笔试二、考试时间: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三、题型及内容比例:1.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难度控制在0.65~0.70之间。2.思想品德:思想品德学科总分为45分,其中选择题20分,非选择题25分。分值在所考内容中的占比:八年级上、下册约占20分;九年级全一册约占25分。3.历史:选择题18分,非选择题22分。4.地理:选择题16分,读图分析题19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