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大学办学资源溢出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

高水平大学办学资源溢出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

ID:41892795

大小:39.14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9-04

高水平大学办学资源溢出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_第1页
高水平大学办学资源溢出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_第2页
高水平大学办学资源溢出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_第3页
高水平大学办学资源溢出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_第4页
高水平大学办学资源溢出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水平大学办学资源溢出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水平大学办学资源溢出独立学院发展模式研究摘要:国内高水平大学在举办独立学院过程中,通过溢出办学资源,在较短的时间内催生了一批较高水平的应用型民办高等院校,凸显了溢出效应在市场化的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巨大作用。此外,高水平大学办学的溢出效应广泛存在于各种层次的高水平公办教育对民办教育发展的引导性机制中。正确认识这种以教育价值导向为根本、市场机制驱动为形在的高等教育办学资源效应机制,深入挖掘民办教育对这种机制的引进和适用的切入点,对促进独立学院和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溢出效应;办学资源溢出;独立学院;“985”高校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38(2011

2、)10-0053-06一、问题的提出独立学院自上世纪末诞生,至今已有十余年的历史了,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应运而生的时代产物。它充满了独创性和未知性。独创性是指独立学院这种诞生自公办民助逐步过渡到民办的模式是一种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创新。未知性是指在举办独立学院的过程中有三个主体一一独立学院、举办高校、投资办学的企业等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或者说独立学院的优势机制究竟是什么到目前仍然没有完全解读出来。对于民办独立学院的优势或特点,当前通用的说法是''民、独、新”,即“一律采用民办机制所需经费投入及其它相关支出,均由合作方承担或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学生收费标准也按国家有关民办高校招生收

3、费政策制定:实行新的办学模式重点是突出一个'独'字。独立学院应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实施相对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独立进行财务核算,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实行新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的管理制度和办法由申请者和合作者共同商定。”这些特点,无疑是相对公办院校而言的,这可以解释独立学院为什么可以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迅速发展,但不能解释独立学院在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等方面远远高于社会民办高校,因为后者在“民、独、新”等方面比独立学院更明显。有学者对此的观点是,在民办高等教育中,独立学院举办的时间并不长,它的优势在于依托母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起点比较高。

4、因此,解释独立学院的办学优势不在于其如何吸纳社会资源,而在于如何激活和放大独立学院与举办高校(即,母体高校)之间的互动关系。中国校友会网与《21世纪人才报》发布的《2011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排出的2011年中国独立学院前一百位排名中,由“985”高校参与举办的独立学院荣获前四强,并分别占据了前十名、前二十名的六成和七成席位,以“211”高校举办的独立学院来看则包揽前六名的殊荣,并分别占据了前十名、前二十名的七成和八成的席位。由此可以看出,高水平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所举办的独立学院成绩斐然,产生了良好的办学和社会效益,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多年,成为独立学院发展研究中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现象

5、。本文通过高校资源溢出的理论进行一个个案研究,对独立学院的优势机制进行探讨。二、理论假设1.高校的发展存在校际的溢出效应溢出效应(spiuoverEffect),是一个经济学术语,“是指一个组织在进行某项活动时,不仅会产生活动所预期的效果,而且会对组织之外的人或社会产生的影响。”简而言之,就是某项活动在自身运作的同时,不期然地对其它主体的诞生和发展产生辐射性的助推和促进作用,这种作用即经济学中所谓的外部性。在经济学领域。关于溢岀理论有三种典型的阐释:一是阿罗用外部性解释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他认为新投资具有溢出效应,不仅进行投资的厂商可以通习提高生产率。二是罗默提出的知识溢出模型。该模型认

6、为,知识不同于普通商品之处在于知识具有溢岀效应。这使任何厂商所生产的知识都能提高全社会的生产率,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三是卢卡斯的人力资本溢出模型。该模型指出,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可以解释为向他人学习或相互学习,一个拥有较高人力资本的人对他周围的人会产生更多的有利影响,提高周围人的生产率。但他并不因此得到收益。过积累生产经验提高生产率,其他厂商也可以通过学除了阿罗、罗默和卢卡斯之外,还有很多经济学家对溢出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弥补原有理论不足的同时也开拓了很多新的视野。比如,帕伦特研究了技术扩散一一边干边学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他设计了一个特定厂商选择技术和吸收时间的边干边学模型。他

7、认为在前后各种技术吸收之间,厂商通过边干边学积累的专有技术知识为进一步的技术引进做好了准备。科高认为,技术溢出效应的发生来自两个方面:其一来源于示范、模仿和传播;其二来源于竞争。旺和布洛姆斯特罗姆比较全面地看到了当地厂商和跨国公司子公司的决策行为对溢出的影响。一方面,假定跨国公司子公司能意识到技术扩散的成本,另一方面,假定当地厂商也能意识到溢出的存在。在互为约束的前提下,可以求取各自的动态最优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