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课件感知觉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课件感知觉

ID:41940311

大小:785.56 KB

页数:38页

时间:2019-09-05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课件感知觉_第1页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课件感知觉_第2页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课件感知觉_第3页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课件感知觉_第4页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课件感知觉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高校心理学专业认知心理学课件感知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感知觉王恩国河南大学教科院2006.9感知觉历来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尤其是知觉研究,自认知心理学兴起以后,知觉的研究也一直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取得引人注目的成果。这些研究明显地表现出认知心理学的特色,并导致对知觉的实质和过程的理解发生变化。认知心理学将知觉看作是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也即获得感觉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当前认知心理学关于知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式识别的问题上,实验研究主要是视觉方面的实验。第一节感觉信息加工一、感觉信息加工概述(一)什么是感觉?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各个属性、某种具体特征的直接反映。它是某一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受人的解剖生理特点的制约;受客观事物

2、各种物理特性与属性的影响。(二)感觉信息加工感受器官与刺激物信息相互作用(接触)之后,感受器将物理刺激转化为生物电信号,并通过动作电位把外部事件的信息传递到大脑中枢特定区域的过程。其特点是:时间短、容量大、无意识。第二节知觉信息加工知觉(perception)概念是整个心理学领域最重要、最核心的概念之一(查普林)知觉:感觉信息的组织与解释,即获得感觉信息意义的过程.传统观点对知觉的理解:1、知觉是在刺激作用下即刻产生的,而且似乎是自动的;2、常人意识不到知觉的过程;3、某些空间特性的知觉受先天制约,不依赖于过去的经验或者学习;4、某些几何错觉甚至不依赖于人掌握的有关概念。认知心

3、理学认为,知觉既具有直接的特点,也有间接的性质。斑点图的知觉、定势效应等都说明了已有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1.上下文作用(音素恢复实验)2.自然环境对象的知觉一、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1、假设考验说假设考验说认为:过去的知识经验主要是以假设、期望的形式在知觉中起作用的。人在知觉时,接收感觉输入,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关于当前的刺激是什么(Bruner,1957;Gregory,1970),或者激活一定的知识单元而形成对某种客体的期望(Neisser,1967)。知觉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等的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二、两种对立的知觉理论刺激物说与假设考验说相反,主张知觉只具有直接性

4、质,否认已有知识经验的作用。其著名代表人Gibson(1950,1966,1979)认为,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可以提供非常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与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对应的知觉经验,根本不需要在过去经验基础上形成假设并进行考验。2、刺激物说三、知觉加工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觉就是对感觉信息(刺激信息)进行加工,在过去知识经验的参与下,通过信息加工过程而实现对刺激信息意义的理解。这种加工过程有两种:1、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加工2、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自下而上加工是指由外部刺激开始的加工,通常先对较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转向较大的知觉单元,经过一系列连续阶段的加

5、工而达到对感觉刺激的解释,加工由低水平到高水平。自上而下加工是由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加工。由此可以形成期望或对知觉对象的假设。这种期望或假设制约着加工的所有的阶段或水平,从而调整特征觉察器引导对细节的注意等,加工由高水平到低水平。整体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整体,然后再知觉各部分的加工方式。局部加工:对于一个刺激客体,先知觉其各部分,进而再知觉整体的加工方式。知觉四种加工方式之间的关系1、一般都承认,在良好的知觉条件下,知觉主要是自下而上的加工,而随着条件恶化,自上而下加工的参与也将逐渐增多。2、知觉加工过程中存在总体特征优先现象。即在知觉加工的过程中,总体加工

6、快于局部特征加工。而且当人们注意局部特征时,也不能不先知觉刺激对象的总体特征。当小字母达到8度视角时,它比总体特征(大字母)更易识别。由此可以得出结论: 有着最佳大小的对象首先被加工第三节模式识别1什么是模式(pattern)?由若干元素或成分按一定关系形成的某种刺激结构(也叫刺激的组合)。2什么是模式识别(patternrecognition)?人们运用记忆中已经储存的信息,对当前出现的刺激模式作出有效解释的过程。3模式识别的种类按感觉通道的性质划分:视觉、听觉、嗅觉等。按模式本身的特点划分:物体及图像的识别、表情识别和语言识别等。4模式识别的意义模式识别是动物和人的基本能力

7、之一,在动物和人类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模式识别是人的一种基本的认知能力或智能,在人的各种活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5知觉和模式识别的关系人们对一个熟悉的事物的重新知觉,称为识别(或再认)recognition。在认知心理学中这两个概念常常通用。从研究范围看,二者仍有区别:知觉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很广(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而模式识别主要是研究对各种刺激模式的知觉,尤其是视觉刺激模式的知觉。6模式识别的阶段或过程感觉登记分析比较决策与核证7人类模式识别的特点复杂性适应性可学习性语言的作用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