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自己了解到民风民俗-课程教学设计

写自己了解到民风民俗-课程教学设计

ID:41941930

大小:2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4

写自己了解到民风民俗-课程教学设计_第1页
写自己了解到民风民俗-课程教学设计_第2页
写自己了解到民风民俗-课程教学设计_第3页
写自己了解到民风民俗-课程教学设计_第4页
资源描述:

《写自己了解到民风民俗-课程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口语交际…习作二…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由口语交际内容中选取一题写一篇习作,自拟题目。练习写。2、借鉴本单元学习的习作表达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编写提纲提纲拟定草稿。3、唤起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搜集材料、精心构思、充分拟稿的写作习惯。教学重难点1、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在习作中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或事物的特点,内容具体,感情真挚,充分表达真切的感受。2、培养学生乐于书面表达的爱好,锻炼学生将已学的语文技能运用到实际习作中去,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己学到的语文写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使学生在习作训练中体验写作的快乐。教学准备1、教师制

2、作适用于本课时的课件。2、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上节课大家以“民风民俗”为题进行了口语表达训练,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有很多的感受。是啊,“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国有五十六个名族,疆域广阔,民风民俗特色鲜明,吃穿住行、礼仪、节日、工艺品,处处有历史文化的沉淀。建议同学们有时间浏览“国家文化网…民风民俗”,去领略更多的民族风情。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行习作。板书:习作写自己了解到的民风民俗1、说说你对民风民俗的理解。民风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项,可以简单概括为

3、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2、你都打算写哪方面的民风民俗呢?3、你可以从哪些途径了解到民风民俗呢?你写的这些民风民俗可以是课外阅读时知道的,可以是调查访问时了解到的,也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的或者是亲身感受到的。二、回顾旧知,启发感悟如果让我们來写一个地区或者一个民族的民风民俗,你打算介绍哪些民风民俗?又怎么写呢?现在我们来回顾本组所学习的文章。也许对你有所启发。1、学生甲:《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的表达方法,重点介绍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四个部分,其他的民俗习惯写得很简略,有的民俗习惯只是一笔带过。师小结:这篇文章是按照时

4、间的顺序,通过描写节口的饮食、服装、人们的活动以及对元宵节“灯”的描写来介绍传统节日的。2、学生乙:《藏戏》这篇文章描写的是民族戏曲,文章先用三个排比句概括介绍藏戏的主要特点:“带着而具演岀”“演出时没有舞台”“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接着详细介绍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还重点介绍了藏戏面具的特点。师小结:这篇课文运用比喻、反问、象征、夸张的表达方法,重点介绍了藏戏的形成、面具的特点(多样、夸张、形象),在介绍面具特点的内容里又简单介绍了舞台特点(不固定)和唱腔、动作特点(丰富多彩),可以说是有详有略,详略得当。3、学生丙:《各具特色的民居》这篇文章介绍的是特色

5、民居,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很相似,作者在介绍两篇文章的时候,都采用了列数字、举例子的表达方法,都是先介绍民居的位置,然后介绍的是民居的作用,都重点介绍了民居的外观特点和内部结构特点,都介绍了民居的象征意义和所体现的文化特征。4、学生(丁):《和田的维吾尔人》这篇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的手法介绍了维吾尔人的性格特点和风俗习惯。重点介绍了他们热爱土地,天性爱美,能歌善舞儿个方面。师小结:同学们,本组课文介绍民风民俗的文章对你在写作上是不是有什么帮助呢?你们打算写的民风民俗是什么?又准备从哪些方面写呢?三、交流构思1、学生自由发言,写同一个民风民俗的学生组成兴趣小组。你

6、打算从哪些写哪些内容?打算如何写?组内交流。2、要求:组内轮流发言,组内其他成员认真倾听,拿出纸和笔记录关键词3、每个小组派出一个代表在黑板写出自己记录的关键词。4、对照自己记录的关键词,想一想,你打算把你的习作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打算用上哪些关键词。5、指名上黑板写出关键词。四、拟定提纲,书写草稿1、根据刚才的介绍拟定写作提纲,要求:每个提纲后面都要写上关键词(目的:是为了习作服务)2、通过幻灯投影,展示习作提纲,指出优缺点,根据提纲指导习作。五、精心构思,书写草稿精心构思,充分拟稿。使自己在头脑屮有个初步的设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