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创新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创新

ID:41970726

大小:124.46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9-05

上传者:U-991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创新_第1页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创新_第2页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创新_第3页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创新_第4页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创新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教育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以课程改革为核心,全而推进教冇创新点击/评论:1938/0发表时间:2005-3-2215:43:44浙江省舟山市普陀二中创新教冇实验课题组执笔:陈建民江泽民同志强调:”迎接未來科学技术的挑战,瑕重要的是坚持创新,勇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存耍改革、创新,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这是我们肩负的光荣历史使命。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创新教存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当今世界正在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现代信息文明迈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恰恰在丁•创新;其次,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多地农现为创新型人才的水平和数量的竞争;第三,教育是培养民族创新粘:神的主要动力,是实现刀世纪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关键,也是把我国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的根木出路;第四,创新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教冇改革的焦点和核心,实施创新教育也是科教兴国战略和索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浙江舟山市地处东南沿海,辽阔的海洋、众多的岛屿、海天佛国•普陀山、海上雁荡•朱家尖、大自然给了舟山经济腾飞的良好自然条件。但是近儿年来舟山经济发展缓慢,海洋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传统产业所需的资源越来越枯竭贫乏,人文地理环境改善不显著,旅游业发展不快。舟山经济发展落后丁-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整个经济发展速度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缺乏人才,人才缺乏的原因是教育落后,为舟山经济的腾飞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科技人才和高索质劳动者,这是历史赋了我们的垂要使命。我们根据学校实际,确立了以点带面,稳步推进的原则,进行了创新教育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创新教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丄程,它涉及教育理念、课程、教学模式、学习方式、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整体考虑、综合设计、逐步推进。课程是由-定有人H标、基本文化成果及学习活动方式组成的,用以指导学校育人的规划和引导学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载体,教育改革的目标、方向最终必须落实在具体的课程中,通过课程的实施来实现。因此,课程改革是教育创新的核心地位,我校以课程改革为切实点,开展了教学创新、学习创新、评价创新的教冇创新实验,并己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一、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在21世纪的今天,人类面临着新形势和新问题,社会将发牛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教有作为社会发展的内部动力,也而临着变化与挑战。如何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客观认识和把握未来初中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积极寻求和探索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是我们血临的重要课题。我国传统的课程体系,在当前已经严重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教育口身发展的要求,翻开中小学教材,不难看出其中所溢出的学术理性主义课程观念。一幅幅远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模式化的图景,缺乏生活意义的课程使学生没有真实生活的愉悦体验,教材中充斥着单调、枯燥、乏味,没有生活的激情和憧憬,缺乏整体性、现实性和理想性,课程设计所体现的是单一的生活模式和图景。具体地说,课程设计存在着下列主要弊端:首先是课程结构单-•性。课程结构决定课程的功能,课程能否体现出它的创新价值,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程结构是否有利于师生创造性的发挥和培养,能否为学生的创新提供宽松适宜的时空条件和环境,使学生积极宝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现行单一的学科课程由丁-其口身的缺点决定了它在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索质方面有一定局限性。我国由于各种原因、课程结构是单一的学科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來虽几经调幕,但效果不尽人意。尤其是由于升学考试制度的制约,普遍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活动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重视分科课程,忽视综合课程的现象。这些都极人地限制了学生创新索质的形成和发展.。•其次是课程内容脱离学牛牛活现实和社会现实。如今中小学教育而临着种种困惑:为什么学主越学越没有了灵气和活力?为什么学生在课程实施中不能体验到快乐?quot;高筑墙、深挖洞、广节粮”的现象越來越普遍,高高的校园的围墙,把学生同社会生活实际相隔离,教材内容越來越深,应试性练习越來越多,学生越读越厌学。问题的根源在于:中小学课程设汁把学生固定在”科学世界”里,缺乏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关照,难以体现全部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针对现行课程中的弊端,我们把课程改革作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建立了基础课程、研究性课程、发展性课程三大板块的课程体系,新课程设置的基本特点是:(一)课程目标现代化。教冇是面向未来的申•业,教育的战略怠义在于它不仅需要解决今天的现实问题,而且必须考虑迎接明天的挑战。 基于对现实的思考和未來的侦测,我们确定课程目标的观念是:课程不应仅限于教给学生学科知识和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还应培养21世纪人才所必备的素质和能力,包括坚实的行为修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存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新课程观应是基础知识和基木能力,重视学生价值观念和行为态度的培养的有机统一,使其与科学自身的发展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作用协调一致。(二)课程内容综合化。我们认为要培养新实际的创新人才,新课程体系必须増加和渗透现代科学技术和人文科学的新发现、新观点、新知识,如加强牛命科学、地球科学、空间科学知识,必须巫视计算机、心理健康、生态、环境、资源、人口、社会等方面的教育,通俗反映尖端科学技术,培养科学思考能力,训练科学方法,为学生终身扩展知识与技能以适应未来社会的要求打下必要的皐础。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要求纳入中小学课程的内容越來越多,但学制不能延长,而且这个突出的矛盾告诉我们,既要捉高质最,又不能负担过重,出路只能是课程内容综介化。因此我们在新课程设置屮,尽可能把相关的学科知识综介起來,如生命科学学科,我们就把生命基因、克隆技术、心理健康、生态平衡,青春期知识、计划生育等相关知识综合起來,这样就冇利于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学习科技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内容,冇利于减少课程门类,避免重复,减轻学生负担,有助于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形成整体认识事物的方法。。匸」纬绦问蕉嚟=竺裕从椎侵赋解?quot;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将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用,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种储傻幕肪场?quot;课程形式多样化就是要使课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这样说,没冇个性就没冇创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在学校屮应用范围的日益扩人,给课程多样化、个性化和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带來了新的机遇,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我们要利用新技术带來的可能和机遇,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发和提供和适应的课程和教材,促进教学过程的因材施教。新课程在多样化上主要体现为:1、教材多样化。我们在使用省编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体系进行了较大变动,使其有利于学生自学,有利于教师进行硏究性学习的教学。同时我们还根据学生特点、学科特点,引进了华罗庚学校的数学教材、3L教材、名著阅读与欣赏教程、创造力开发教程等教材,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条件。2、教学纽•织形式多样化。首先,新的课程拓展了教学时空,研究性、发展性课程的学习,在时间上学生冇更人程度上的H主权;在空间上学生的学习突破了教室的局限,人都在网络、实验室、图书馆、实验基地,更加贴近了社会生活:其次在教学设计上,新课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活动为中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管理、指导者和学生学习伙伴的特点,体现了现代教学主体性的原则。普陀二中实验班新I口课程设置对照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旧新变动旧新变动旧新变动思想政治21・121・121体育保健220220220语文54-154-154-1数学54-143440外语440440440自然42-243・154・1社会32-143-1220音乐110110110美术110110110劳技110220220信息技术110110000其他10-1职业110班团活动110110110体育活动220220220 生命科学1+11+11+1 创造力训练1+11+11+1中外名著阅读欣赏空间科学信息学1+1科研法1+11+114-11+11+11+11+11+1周总量333303333033330备注1:原來课程设置屮每学年综合实践为3周,现改为:海洋科技实验与研究一周、自选性小课题研究为一周、其它实践活动为一周。二、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才,主要是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來尊重学生、影响、教育、引导学生,使其具冇健康的发展观,即独立白主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处理好与社会、与白然界关系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能力等,带动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健康持续发展,为当代人也为后代的良性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创新將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诸多因索制约,建立以培养学生创新梢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是创新教冇的一项重耍内容。在以往的教育研究和教改实践中,人们曾创造出丰富多彩并行之有效的教冇模式:如创造教育、资优教育,发现学习、学握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这些先进的理论和方法都是在反对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灌输的背景下产生的,实质上也都包含某种“研究”或"探究”的因素。我们在综合询人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特点和学校实际,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比较稳定的一种教学结构。具体地说,这个结构中包含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和研究性的学习两个层面: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形成科学研究的基木思想、方法、的一种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介作方式进行的学习,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粘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窩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模式。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在这种探究活动中,人们通过假设、想像、实证、逻辑等方式方法来认识世界、追求真理。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将模拟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如:通过社会调查、文献查阅、课题研究、方案设计、实践体验、实验操作、等各种形式,探究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初中学生?quot;研究”,从研究过租來说,大多并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科学研究的严谨和规范;从研究结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学研究成果?quot;再发现“。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学习运用,通过这样一种基本形式和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但由于各学科教育目的、教学EI标的整体性和丰富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必然是多样而变化的。因此,研究性学习并不是要取代已有的学习方式,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必要补充。我校在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中,初步形成以下儿种教学策略:(一)问题探究型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问题探究型研究性学习教学策略主要是教师为培养学生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思想、方法、步骤的一种教学方法,一般适宜于基木概念、公式、规律等知识传授课的教学。其操作流程如下:问题…■■探究…■发现■…迁移厂一假说一验证「肯定问题・ItII1—否定一」I-结论一应用I'■-感知-分析—推理」|1、教师要培养学生在情景屮发现问题,使学生形成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思维的问题性心理。人们在认识活动屮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闲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促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个体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初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对周围的一切,特别是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H然界充满了好奇心,对什么都耍问一个为什么,渴望发现大H然的一切奥秘。以问题作为学习的出发点,正好能满足学生的求知 欲,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冇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认识对象,用不同的教学手段耕心设计悄景。蕴含在悄景中的问题应使学生感到新奇、困惑,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需要2>在活动中进行探究。科学的特性可以描绘为一种探究的过程,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因此,探究阶段应着眼于讣学生围绕问题,运用各种方法,开展自主研究活动。探究活动-•般可有两条途径:首先”假说-验证”,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存有与问题答案关联的知识,就可以让他们通过猜测、想象、推理,作出假说。假说可以是多样的。但对作出的假说必须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验证,以确认假说是否成立。其次”感知■分?quot;,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若无与问题答案相关联的知识,就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对有结构的材料进行感知、整理和分析。3、在探究屮形成发现。发现是探究的结果,亦是探究的深化与发展。当假说被观察或实验的结果肯定,就确证了假说,得出结论。经”感知-分析“获得的认识,可能是局部、肤浅的,因此还需要対这些认识进行综合、概括,把对事物个别、表面的认识上升为整体的、本质的认识。所以耍引导学牛在探究时好问、多问、深问的思维品质,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同时,乂耍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而只有通过解决问题的训练,才能逐渐学会发现、探究的技巧和方法。教师应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足够材料、充裕时间,并组织丰富多样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能亲自动手、动脑从申观察和实验等活动,在活动中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思维加工,形成对事物的认识。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猜测、想象和推理等方法对问题展开充分讨论,并适时点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行完成发现。4、学牛在获得知识厉,还耍亲自用它去解决新问题。在这里的培养学生的迁移-•般有两种:一是将获得的一般性的知识來解择新情景条件下,个别的,具体事例。二是用肯定例证和否定例证识别新事物,以帮助学牛対所获得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有进一步的理解。(二)自学型研究性学习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为了反对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他利用动物实验的小步子和及时强化这两条教学原则,自己编写了适宜于自学的教材,进行程序教学实验。我们发现程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自学研究能力至今仍有许多可取之.处。如果我们对现行教材进行适当改变,补充H学辅导纲要,那么在部分学科的课堂教学屮实行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的教学方式还是可行的,其冇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形成探索研究的习惯,提髙学习效率。基本操作方法如F:1、承前启后的材料展现。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氐有经验基础上的活动,因此自学材料必须以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为基础,从IU知识中推导新知识,前者要启发后者,后者能复习前者,把教材按知识排列循序组合。2、按步思维的自学过程。学生起始自学时,碰到困难往往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为此学习材料的编排耍按照思维过程的基本规律。3、适时适宜的教师辅导。教师对学牛的辅导主耍有两种方式,一是编写自学指导提纲,二是针对学生无法自学解决的问题进行卅发帮助。教师辅导适时适宜是自学成败关键,辅导过早过多,学生的依赖性就会产牛,过少过迟,学牛学习效率就会受到影响。4、及时强化和激励点评。人们做爭,总喜欢及时知道结果,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没有结果的练习是无效学习。因此,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告诉学习学习的结果,及时鼓励他们自学的成就,以强化学生自学动机和学习兴趣。在自学研究型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耍表现为:1>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不能让学生放散羊,放任自流。2、启发指导。课时及时和学生进行启发性谈话,根据学生的自学进度,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计划。3、要帮助学习困难学生理解教材,解决困难。4、课堂教学幸Z?5分钟时间口学研究,不打断他们的思路。5、组织课堂讨论,强化口学研究结果。6、搞好作业检查。由于作业答案都在自学研究过程中展现,教师的作业批改主要是检查作业规范,发现问题即使纠正。(三)实践型研究性学习实践型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屮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合作方式进行的学习。通过亲身实践获取肓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模式。其主要特点是:1、以学生为中心。2、以活动为途径。3、以社会实践为内弈。4、以课题组合作研究为形式。我校实践型研究性学习具体做法是:1、设立实践型研究性学习课程。我校地处海甜,海洋旅游、海洋环保、海水养殖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学生科学研究捉供了大量内容,省海洋研究所又在当地,其强人的海洋科学研究队伍、一流的仪器设施、专业的海水养殖研究基地,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根据当地和学校实际,我们把海洋科技作为学牛研究性学习的主耍内容,把省海洋研究所西闪岛研究基地作为我校学牛•研究性学习基地。在2000-2001年,我们把海洋科技研究的参考范围撫定为:序号参考课题1普陀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蚂蚁、桃花、东极、普陀山等) 2东海赤潮成因、危害及对策3单细胞海泓的培育、开发、利用4海水养殖与环境保护5梭子塑变性的可行性研究6舟山潮间带生物种类研究7舟山潮间带生物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构想8黑鲫、日木黄姑鱼育苗过程研究9养殖与野生鱼类营养价值、仗用价值差异性研究10台风对舟山的危害及对策11沈家门渔港海水污染的危害及对策2、制订研究性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时间。我们把研究性学习列入课程计划,省定教学计划屮的中学生每学年有三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我们把它作为研究性学习时间,其中一周为上网、到图书馆査阅相关研究资料和走访专家时间,一周到实验基地进行科学研究(该周的必修课学习任务由学生实验基地自学解决),一周时间是学生撰写论文、实验报告、论文答辩。3、聘请专家、教授扌II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教师。学校聘•请了省海洋研究所三名研究员、二名高级工程师、一名副研究员扌H任学生课题组指导教师,请他们和教师-•起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参加学生课题研究鉴定和论文答辩。4、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一)听取专家关于海洋科技知识的讲座。(二)到学校网络教室和图书馆査阅资料。(三)学校公布学生课题研究范围。(卩・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题。(五)学生自报课题项目,根据自由组介原则,成立学生课题组(每组5人)。(六)课题组编写开题报告。(七)专家、教授、学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立题审核评议。(A)学生到西闪岛实验基地进行科学研究。(九)学生撰写论文和实验报告。(十)由专家、教授和任课教师组成课题评审委员会,进行论文答辩和课题鉴定,对学生研究性学习业绩进行评定。三、建立创新教育评价机制的实践与研究创新教冇是ifli向未來的教冇,也是为未來社会培养人才的伟大爭业,因此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应从传统教疗评价的参照系山现实转向未來,而这一转变势必要求教育观念、教学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法都随之进行相应的规范转换,为实施创新教育激励导向。我们在构建创新教冇的评价体系时,就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作为评价的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作为基木的出发点,把简易可行作为操作的原则。详见下:(一)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目标具有建构性,情最展现承启性,过程体现合作性,问题设计探究性,思维训练灵活性,2、3、4、5、要有助于学生意义的建构。创设的教学情景要同学生原來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要设置学生学力发展的最近发展区。要体现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协作。有利于学生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维变通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的训练。(二)课堂教学评价内容1、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学习动机的培养。2>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3、有意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4、学习习惯的优为。5、学习参与和合作的能力。6、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基本习惯与技能。7、在班级授课制下,实施因材施教。8、思维的批判性、变通性、灵活性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三)教师教学评价操作办法1、学校制定评价量表,毎学期对专任教师评价一次。2、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作为晋升、皓任的重要依据,学校对前20名教师给了一定物质和精神奖励。 3、由评价小组每学期一次在全校公布前评价得分前20名名单,向所冇被评木人公布评价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具体安排见下:)评价者组织者时间权重学生评教务处每学期一次30%同事教研组每学期一次20%家长学校每学期-次10%教师本人学校毎月一次20%评价小组学校每学期一次20%(四)学生学力发展的评价1、评价方向:立足现在,回顾过去,面向未來,不仅注重评价对彖的现实表现,更重视评价对彖的未來发展,重在使评价对彖“增值”。2、评价目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懣识、创新織识、实践能力。在宽松的环境(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促进评价对象口觉主动地发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和和评价对象的价值。3、评价方法:自评为主(50%),结合互评(10%)、家长评(10%)、教师评(30%),最后以学生认同为准。4、操作量农(略)四、实践与研究效果分析(一)实验测量工具1、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修订的MHT心理健康测量表、AAT学习适应性测量表、FAT学习能力测量表。2、郑日昌、萧信琳《创造性思维测验》测试量表:3、各学科学习统测。4、各类竞赛活动统测。(二)实验结果分析1、MHT测试。MHT的评价标准,按其全国常模标准分看,50分为标准,如果学生分值高于0.65,则趋向于高焦虑和心理病症。而向低发展,则表明学生心理趋向稳定,有主动积极、性格开朗、豁达大度、乐于助人等优点。MHT量表测试比较实验前实验后实验班49.5247.8全国常模5050各标准分分数段比例变化况65以上64・5352-4847-3635以下实验班12-202-226-1222-2412-15全国常模72438247结论:(1)我校学生与常模比较X2=74.2419,P<0.001,有显著性差异。(2)个别学生仍处于高焦虑区域。2>MAAT学习动机测试MAAT学习动机测试比较(标准分)全国常模我校实验前5042.75实验后5051.78结论:我校学生学习动机优丁-常模水平。3、FAT学习能力测试FAT学习能力测试比较(平均标准分) 实验前实验后全国常模5050 实验班49.4851.76FAT百分比段上的分数比较65以上64-5554-4544-3534以下实验前055536.673.33实验后6.1238.7626.5326.532.04全国常模72438247结论:实验前X2=38.26,P<0.001,实验后X2=16.414,P>0.25,构成显著性差异。4、AAT测试比较(学习适应性)AAT测试比较平均标准分优%a%中%下%差%全国常模5072438247实验前41.752.2021.1548.0822.865.71实验后51.918.5731.4333.4320.865.71结论:实验前与全国常模比较,X2=6.5682,P>0.95,实验后X2=22.0796,P<0.1构成显著性差异。5、郑日昌、萧蓿琳《创造性思维测验》测试《创造性思维测验》测试-题二题三题四题五题总成绩121212121212实验后16.187.5416.888.259.025.99815.408.515.521.9457.3621.39实验前5.212.8812.046.756.584.2412.315.066.11.6540.5413.39Z4.873.212.352.180.924.69PP<0.01P<0.01P<0.01P<0.01P<0.01P<0.01说明(1)1是平均数;2是标准差。结论:实验后总成绩高于实验询,Pv0.01,除笫五题外P<0.05构成极显著差异.6、教师的素质冇较大提高。具体表现为:(1)从事教育科研的教师人数増加,实验开展后,8名教师的教育课题获省(以上)奖、42名教师的课题、论文扶市级奖、89项课题、论文在区级获奖。(2)违规教育现彖减少。(3)继续学习积极性提高。(4)学生课业负担冇所减轻,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提高。7、我们以实验班为点,然后逐步推广全校,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1)毕业会考平均分名列全市前茅。(2)重点中学升学率比前2年提高7.8。(3)各项竞赛获奖率比前2年提高3.6。(4)获奖科技小论文、小制作198篇(件),比前二年増加了78%。(5)实验班虽然减少了必修课课时,但85%学生都能超前学习,学习效率明显提高。8、创新教育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学生学力发展报告单》、〈研究性学习实施办法〉、《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实施受到多数教师、家长和学生的认同、欢迎。〈五项改革满意程度的调查〉。学生、家长、教师对五项改革的满意程度调查(%)教师学生家长社区12312312312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办法》9253851238119082108《学生学力发展报告单》91457420675250751213〈研究性学习实施办法〉86122731898416081109《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89839352871219532说明:1、赞同2、一般3、反对七、存在的问题(一)现行中考制度严重影响创新教冇实验的大面积推广实施。山于先行的考试选拔是根据考生卷面成绩高低录取,考试的内容往往局限性课本,而且答案过死,因此往往满堂灌、题海战术、死读书,读死书容易得高分,难以测量出学生真正的认知水平和学力水平,屮考的弊端影响了创新教育的实施。 (二)教师的教冇思想观念亟待更新。现在的教师在学生时代接受的是应试教fb师范教冇忽视现代教冇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学习,任教后又工作在应试教冇的环境,传统教冇思想理念根深蒂固,因此,教师教冇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创新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三)学校管理制度冇待进一步创新。冇利于师生教育创新的激励导向机制、运行保障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学生个体化学习,选择性学习、无考试学习、跳级学习、科学研究水平和创造发明水平与升学挂钩等等)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