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2012》PPT课件

《缺氧2012》PPT课件

ID:41989766

大小:13.44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9-09-05

《缺氧2012》PPT课件_第1页
《缺氧2012》PPT课件_第2页
《缺氧2012》PPT课件_第3页
《缺氧2012》PPT课件_第4页
《缺氧2012》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缺氧2012》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ypoxia蔡明春高原军事医学系病理生理学教研室缺氧主要内容1.缺氧、紫绀、肠源性紫绀的概念;2.常用血氧指标的概念与正常值;3.氧离曲线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四种类型缺氧的原因、发病机制和血氧指标的改变特点;5.缺氧时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的代偿性反应;概述----氧气与生命进化----氧的运输与利用----缺氧的概念如果没有氧气,地球上就不会有我们现在已知的生命存在。46亿前在地球形成初期,地球的大气中没有氧。微生物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的不断繁衍,细菌之类的原核生物演变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蓝藻,同时产生出氧

2、气。绿色植物大量繁衍,大气中的氧气增加。好氧呼吸使能量获得率大为提高。“寒武纪大爆发”,好氧生物大量产生。氧的运输与利用外呼吸血液循环组织供氧用氧外呼吸血液循环组织外呼吸血液循环组织供氧↓用氧↓缺氧*缺氧(hypoxia)缺氧:由于组织供氧减少或用氧障碍引起细胞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Hypoxia:absenceofoxygenintissues.缺氧第一节常用的血氧指标1.氧分压2.氧容量3.氧含量4.氧饱和度1.氧分压(PO2)物理溶解的O2产生的张力(氧张力)正常值PaO213.3kPa(100mmHg)吸

3、入气PO2外呼吸功能PvO25.33kPa(40mmHg)内呼吸状态动静脉血分流2.氧容量在标准条件下{氧分压为19.95kPa(150mmHg),二氧化碳分压为5.32kPa(40mmHg),温度38℃},单位容积血液内血红蛋白,所结合氧的最大毫升数。反映单位容积最大携氧量正常值20ml/dl取决于Hb的质与量指单位容积血液内所含的氧毫升数,包括实际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和溶解在血浆内的氧。反映单位容积血液Hb的实际携氧量正常值动脉血(CaO2)19ml/dl静脉血(CvO2)14ml/dl取决于氧分压与氧容量3.氧含量4.氧饱和度(SO2

4、)正常值动脉血(SaO2)约93~98%静脉血(SvO2)约70~75%取决于氧分压+氧离曲线Hb.O2(氧含量)Hb(总)(氧容量)Hb的氧饱和度,即Hb结合氧的百分数,约等于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的比值。氧分压与氧饱和度的关系——氧离曲线2040608010020406080100氧饱和度%氧分压(mmHg)pH↓2,3-DPG↑Temp↑一、低张性缺氧二、血液性缺氧三、循环性缺氧四、组织性缺氧第二节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外呼吸血液循环组织缺氧的类型与原因一、低张性缺氧hypotonichypoxia乏氧性缺氧特征PaO2减少概念:以

5、PaO2降低为基本特征的缺氧(一)原因与机制(1)吸入气氧分压过低:高原、矿井、潜水(2)外呼吸功能障碍:呼吸系统疾病(3)静脉血分流入动脉:法洛氏四联症乏氧性缺氧我国高原青藏高原:230万km2,海拔3000-5000m,个别地区>6000m,平均4500m军事和战略地位十分重要30所谓“印度阿鲁纳恰尔邦”大气压和吸入气体、肺泡气体氧分压以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关系海拔高度(m)大气压(mmHg)吸入气体氧分压(mmHg)肺泡气体氧分压(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0760159105951000680140909420006001257

6、0923000530110629040004609850855000405854575600035574407070003106535608000270563050900023048<2520-4035乏氧性缺氧代表地区平均海拔高度m氧分压mmHg氧量重庆30815920%拉萨3600104相当于在重庆地区吸入13%的氧昆仑山口480085相当于在重庆地区吸入10%的氧喜马拉雅山888448相当于在重庆地区吸入6%的氧乏氧性缺氧法洛氏四联症乏氧性缺氧组织缺氧的机制PaO2↓毛细血管PO2↓向细胞弥散速度↓组织供氧不足乏氧性缺氧(二)血氧变

7、化的特点及缺氧的机制乏氧性缺氧血氧变化的特点低张性血氧容量PaO2动脉血氧含量SaO2动-静脉氧差乏氧性缺氧40发绀(cyanosis)概念: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时,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HHbHbO2≤26g/l≥50g/l发绀(cyanosis)当血红蛋白过多或过少时,发绀与缺氧常不一致。例如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可降至50g/L(5g/dl)以下,出现严重缺氧,但不会发生紫绀。红细胞增多病患者,血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g/L(5g/dl),出现发绀,但可无缺氧症状。皮肤的厚度,色素的分布和表浅毛

8、细血管的多少皆可影响对发绀的判断。缺氧不一定有发绀,发绀不一定有缺氧。二、血液性缺氧hemichypoxia乏氧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特征Hb量减少,质改变PaO2正常概念:是指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