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管理思维的利与弊讲座报告35

中国式管理思维的利与弊讲座报告35

ID:41996715

大小:1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06

中国式管理思维的利与弊讲座报告35_第1页
中国式管理思维的利与弊讲座报告35_第2页
中国式管理思维的利与弊讲座报告35_第3页
中国式管理思维的利与弊讲座报告35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式管理思维的利与弊讲座报告3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式管理思维的利与弊在国际上,或许每个国家对中国的印象都不太一样。在美国人眼里,中国是一个正在世界贸易舞台上冉冉升起的新星,拥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广阔市场;在韩国人眼里,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同时是他们很好的贸易伙伴;而巴基斯坦人则亲切地称呼我们为“铁哥们”,在他们眼里,中国无疑是他们最好的朋友,两个邻居国家之间的关系也甚为融洽。虽然各国对中国的看法迥异,但我相信有一点他们肯定都深表认同,那就是,中国人是一个感性的民族。事实证明,的确如此。与擅长抽象思维、理性行事的西方人不同,中国人似乎更偏向于形象思维和感性思维。在描绘一个人物时,中西方人所用的不同方式就足以证明这一点。三国时

2、期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曹植在《洛神赋》中浓墨重彩地描画到那一位柔情绰态、铅华不御的丽人时说道:“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飙兮若流风之回雪。”大文豪曹植寥寥几笔便从精气神三个方面把倾城佳人出尘脱俗的美展现于世人眼前,全句在外貌脸蛋上不着一字但却让人浮想联翩、折服于她惊世的美。与我们形象思维不同的是,西方人在描绘人物时,则更偏向于直截了当的表达,比如直接地描摹出她的发色、皮肤、穿着等细节。由上可以一窥中国人的感性思维,形象而且擅用比喻。在管理思维上中国人亦是如此,这就是本文标题中所说的中国式管理思维。日常生活中,中国人在阐述一件事的时

3、候,往往总是会绕许多弯路,曲曲折折,经过一番铺垫以及大肆渲染之后方才说出心中所想,因此常常在最后一刻我们才明白说话者的用意,而西方人的说话方式则是开门见山,时常是在开始之初便观点鲜明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省却了许多弯路以及麻烦。而这种思维应用到管理上有利也有弊,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经过前面的铺垫能够很好地帮助听者理解说话者的想法及用意,显得更加委婉,而缺点则是效率太低,对工作的进度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还有一些浅显易懂的问题经过这重重的弯路或许会偏离原来的方向,造成概念模糊的情况。中国式管理思维更倾向于辩证思维或者是阴阳思维,而西方的则更多的是非此即彼的思想。中国的辩证思维由来已久。在世界的本

4、源问题上,老子辩证地综合了阴阳的对立统一提出了“道”。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辩证法慢慢地由此发展到了方方面面,也渗透在中国式管理思维之中。我认为,在管理中,辩证式的思维方式是有着极大的益处的。它能够让我们一分为二地、全面地、多维度地看问题,能活跃我们的思维,让我们更具洞察力,同时也使建议更具远见。毕竟世界上的问题并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来划分,对错掺杂其中的情况在管理上也是时常可见的。因为最后的结果不如意而全盘否定某一个项目,放弃寻找其中合理的、值得嘉赏的部分,这种行为是不对的。我认为,非此即彼的思想并不能很好地在管理上发挥作用,有时甚至会局限

5、了观者的思维以及造成片面判断,导致被管理者的不满,以致工作效率的不高和工作氛围的破坏。佛家式管理思维颇具中国特色,通过对它的详细分析或许可以窥得中国式管理思维的全貌。佛家式管理思维可分为三个方面:物的管理、人的管理、自性的管理。物的管理是被动的,即管理者把员工当做地位低于自己的小人,以物质刺激为动力鼓励他们为企业做贡献。显然,这并不是高明的管理方式,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悲伤的是,这种方式却是现代中国企业管理方式中最普遍的方式。在这种管理方式之下,人的地位似乎和在工厂里面摆放着的机械的地位差不多,这时人只是一种工具,而金钱或者其他奖励则是使这台机械变得更具效率的润滑油。一旦润滑油效用一过,

6、机械又会变成一开始缓慢转动的状:心O人的管理则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时的人不再是一个为了完成任务指标的工具,而是具有平等地位的人,它以人情和报恩的动力,这己比物的管理要高明了许多。人之所以区别动物的其中一点就是人有自尊,人有被尊重的需要。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第四层需要便是尊重的需要。在人的管理这一方式下,人的自尊得到了满足,自我价值得到肯定,效率自然会高一些,但这种方式的缺点便是一旦人的自尊受到了受伤,人的效率便会呈几何级数的下降。而自性的管理则是佛家式管理思维的最高层次。这不再是被动或主动的过程,而是自觉的过程,即佛法里所讲的“无执”。在这种管理下,员工是菩萨,以觉悟和解脱为动力,此时他们已

7、经不需要常规控制,他们一切从心流出,主动地、积极地做事。他们就像是虔诚的信众,以此为信仰,又像是永动机,不知懈怠地运行着,并自得其乐。在这种状态下,人人都有着极高的效率,每个人都不需要被催促便可主动地完成任务,如能达到此种境界,那这必定是一个极度成功、可被当做典范的企业,只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企业却少之又少,大多数人都是应了司马迁的那句古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自性的境界虽难达到但却值得众人孜孜不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