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溶液电离水解

1.27溶液电离水解

ID:42036594

大小:164.27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6

1.27溶液电离水解_第1页
1.27溶液电离水解_第2页
1.27溶液电离水解_第3页
1.27溶液电离水解_第4页
1.27溶液电离水解_第5页
资源描述:

《1.27溶液电离水解》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一、弱电解质的电离1、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电解质一一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非电解质一一共价化合物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②SO2、NHiCO2等属于非电解质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4全部电离,故BaSO4为强电解质)一一电解质的强弱与导电性、溶解性无关。3、

2、电离平衡:在一定的条件下,当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电离平衡。4、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A、温度:电离一般吸热,升温有利于电离。B、浓度: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溶液稀释时,电离平衡向着电离的方向移动。C、同离子效应:在弱电解质溶液里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电解质,会减弱电离。D、其他外加试剂:加入能与弱电解质的电离产生的某种离子反应的物质时,有利于电离。9、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用可逆符号弱酸的电离要分布写(第一步为主)10、电离常数: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在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

3、生成的各种离子浓度的乘积,跟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是一个常数。叫做电离平衡常数,(一般用Ka表示酸,Kb表示碱。)表示方法:Ki=[A*][B]/[AB]11、影响因素:a、电离常数的大小主要由物质的本性决定。b、电离常数受温度变化彫响,不受浓度变化彫响,在室温下一般变化不大。C、同一温度下,不同弱酸,电离常数越大,其电离程度越大,酸性越强。如:H2SO3>H3PO4>HF>CH3COOH>H2CO3>H2S>HC1O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1、水电离平衡::百3H*+OH"水的离子积:Kw二c[H+]-c[OH]25°C时,L

4、H+J=[OH]=10'7mol/L;Kw=LH+]・[OH]=l*10“4注意:Kw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则Kw值一定Kw不仅适用于纯水,适用于任何溶液(酸、碱、盐)2、水电离特点:(1)可逆(2)吸热(3)极弱3、影响水电离平衡的外界因素:①酸、碱:抑制水的电离Kw(P1014②温度: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电离是吸热的)③易水解的盐:促进水的电离Kw〉1*10144、溶液的酸碱性和pH:(1)pH=-lgc[H+](2)pH的测定方法:酸碱指示剂一一甲基橙、石蕊、酚瞅o变色范I韦I:甲基橙3.1-4.4(橙色)石蕊5.0〜8.0(紫

5、色)酚fit8.2-10.0(浅红色)pH试纸一操作玻璃棒蘸取未知液体在试纸上,然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即可。注意:①事先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②广泛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值或范围三、混合液的pH值计算方法公式1、强酸与强酸的混合:(先求冋]混:将两种酸中的H+离子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T]混二([HjVi+IHlV?)/(V)+V2)2、强碱与强碱的混合:(先求[OH]混:将两种酸中的OH离子物质的量相加除以总体积,再求其它)[0町混=([0町"

6、+[0町2»2)/(W+V2)(注意:不能直接计算[H+M昆)3、强酸与强碱的

7、混合:(先据H++OH"==H2O计算余下的H*或OFT,①H*有余,则用余下的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H+]混;有余,则用余下的OH数除以溶液总体积求[OH]混,再求其它)四、稀释过程溶液pH值的变化规律:1、强酸溶液:稀释10"倍时,pH稀二pH原+n(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2、弱酸溶液:稀释10“倍时,pH稀〈pH原+n(但始终不能大于或等于7)3、强碱溶液:稀释10"倍时,pH稀二pH原一n(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4、弱碱溶液:稀释10"倍时,pH稀〉pH原一n(但始终不能小于或等于7)5、不论任何溶液,稀释吋pH均是向7

8、靠近(即向中性靠近);任何溶液无限稀釋后pH均接近76、稀释时,弱酸、弱碱和水解的盐溶液的pH变化得慢,强酸、强碱变化得快。五、强酸(pHl)强碱(pH2)混和计算规律1、若等体积混合则溶液显碱性pH=pH2-0.3pHl+pH2二14则溶液显中性pH=7pHl+pH2215pHl+pH2W13则溶液显酸性pH=pH1+0.32、若混合后显中性pHl+pH2=14V酸:V碱=1:1pHl+pH2H14V酸:V碱=i:io皿(pHi+pH2>)六、酸碱中和滴定:1、中和滴定的原理实质:H++OH_=H2O即酸能提供的H+和碱能提供的OH

9、-物质的量相等。2、中和滴定的操作过程:(1)仪②滴定管的刻度,O刻度在上,往下刻度标数越来越大,全部容积大于它的最大刻度值,因为下端有一部分没有刻度。滴定吋,所用溶液不得超过最低刻度,不得一-次滴定使用两滴定管酸(或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