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戒》导学案

《受戒》导学案

ID:42078379

大小:14.9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07

《受戒》导学案_第1页
《受戒》导学案_第2页
《受戒》导学案_第3页
《受戒》导学案_第4页
《受戒》导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受戒》导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受戒》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汪曾祺及其作品的特点。2、学习小说优美的语言、人物个性化的语言。3、通过分析小说的对话描写,提高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教学难点】欣赏本文优美的语言,仔细玩味对话中所体现的人物语言个性。【教学重点】感受小说中蕴含的“人性美”。【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北京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

2、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小说《受戒》、《大淖记事》,散文集《蒲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以散文笔调写小说,写出了家乡五行八作的见闻和风物人情、习俗民风,富于地方特色。作品在疏放中透出凝重,于平淡中显现奇崛,情韵灵动淡远,风致清逸秀异。《受戒》以小和尚明海受戒前后所见所感和小英子天真纯朴的友情为线索,展现了南方水乡的风物习俗和人情之美。二、读文章,思考问题1、作者说:“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人性是

3、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请说说《受戒》一文中是怎样体现作者的这一主张的?分析:小说《受戒》里描写的环境是菩提庵,人物是以明海为主人公的一帮和尚。然而,《受戒》中的菩提庵,在汪曾祺笔下,怎么也不象参禅净土、修行圣堂。小说一开头,即以充满儿童情趣的“荸荠庵”名之,不但当地俗众和小说叙事人这样称它,连本寺和尚也这样称它。“荸荠”这个世俗、卑微、充满泥土气息和温馨回忆情调的意象,将佛教圣地的神秘、禁忌、阴冷、死寂冲洗掉一半。小说的叙事线索是少年明海的人生道路。他进入此庵,没有一丝宗教原因,而纯粹是寻一条生路。读

4、者在这个谋生少年的引领下进入本寺时,不会太关心他的禅机僧道,而是更关心他俗世的机遇与命运。作者也正是如此。汪曾祺本来深有佛性,可在此毫无发扬佛光之意。荸荠庵整个地给他写成了一个世俗世界。这里的领袖不叫方丈或住持,而叫“当家的”。当家的大师父仁山的主要任务即是料理三种帐务:经帐、租帐、债帐,几成世俗的帐房先生。二师父仁海是有家眷的人,其妻每年来庵里住上几个月,全庵嫂子长师娘短的叫唤声充满巷闾之气。三师父仁渡聪明、漂亮、充满活力,他是打牌高手,“飞铙”行家,还会唱最俗最昵的安徽情歌。平常日子,各路生意人

5、甚或偷鸡摸狗之徒常来打牌聊天,堂堂佛寺几成娱乐场。逢年过节他们也杀猪吃肉,“杀猪就在大殿上。一切都和在家人一样。”庵里惟一显得干枯冷寂的人(老师叔普照)也以给即将升天之猪念“往生咒”的方式参与着这项杀生活动。作者还不失时机地提到各路和尚带着大姑娘、小媳妇私奔的故事。总之,“这个庵里无所谓清规,连这两个字也没人提起。”对世俗生活和欲望压抑与戒弃本是佛教的主要规范,在此却几无踪影可寻。2、小说写小和尚和农家少女的感情故事,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文字不多,小说中没有集中的故事情节,与传统小说“情节”集中的原则

6、相悖。题为《受戒》,“受戒”的场面一直到小说即将结尾才出现。却用大半篇幅对生活情景和社会习俗进行描绘,这是为什么?请你结合小说内容加以分析。分析:小说《受戒》里描写菩提庵这个环境(在上题已经有所叙说),这哪里是什么宗教禁地,这实在是一座美丽的桃花源。作者特地选择混乱时代极为难得的“人不生病,牛不生灾,也没有大旱大水闹蝗虫,日子过得很兴旺”的几年时间,以促成这个桃花源的生成。明海正是在这样的平安年头,这样宁静澄明的桃花源中,由一个天真少年成为了一个同样天真的青年。他有着三个师父一样的聪明、漂亮、活力的

7、男性魅力,他光明而又清净地站在小英子面前,站在这个世界面前,展开着他的富于世俗味和人情味的生活内容——以俗世谋生的态度参与着神圣的宗教仪式(比如受戒);以神圣而又清明的心灵体验着世俗生活的欢乐(比如爱情)。明海虽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但从创作心理学而言,也可以说明海只是一个意象,一种理想。作者的本意不在于写出人物形象或历史真实之类,而在于借助这个意象,这片伊甸园,曲折含蓄地表达他对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性的向往与追求。总之,写环境是为描写人物服务的,没有特定的环境就没有特定人物性格的形成,也就没有了作者特定

8、思想感情寄托之所在。3、船经过一片很大的芦花荡子,“明子总是无端地觉得心里很紧张,他就使劲地划桨。”请问明子是“无端紧张”吗?提示:并不是。明子很清醒。很大的芦花荡意味着什么,他很了解机灵的小英子会说出什么样的话、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略带害羞的他自然也就会紧张了。4、明子要受戒,是为了甘愿接受清规戒律吗?为什么?提示:明子要受戒并不是甘愿接受什么清规戒律,在他看来,“不受戒就是野和尚”,“受了戒就可以到处云游,逢寺挂搭”,“就是在庙里住。有斋就吃”,正如小英子所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