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5高考化学最后一讲

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5高考化学最后一讲

ID:42109513

大小:86.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9-08

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5高考化学最后一讲_第1页
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5高考化学最后一讲_第2页
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5高考化学最后一讲_第3页
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5高考化学最后一讲_第4页
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5高考化学最后一讲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考前化学最后一讲:5高考化学最后一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考既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竞争,也是心理素质、解题策略与技巧的竞争。高考化学复习是j项系统的学习工程,前期复习的重点是完善中学阶段化学知识结构,达到“考试大纲,'中“了解利“理解”能力层次的要求,后期复习的重点是加强学科内知识的综合与应用,进一步提高“考试大纲"中要求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为了尽可能减少非知识因素而失分,提高复习效率,笔者认为考生应从以下几个方血来复习备考。一、树立信心考试心理学研究表明,一门学科成绩的好坏,有70取决于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还有30取决于临场发挥。因此心态平衡与否,直接影响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所以在解答高考试题时,能

2、否保持正确的解题心态十分重要“1・要有合理的积极的期望值。在高考中,学生的期望值与考试成绩并不总成正比。学生期望值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能促进解题的效果,但是,如果这种期望值超过最佳状态而进入过分的应激状态时,导致思维“短路”,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阻碍问题的解决,正如日常生活经验中的“欲速则不达S因此,要稳定情绪、避免过分焦虑和恐惧,必须维持合理的积极的期望值,保持有张有弛的心理状态,有条不紊地展开思维。2•自我暗示,树立信心。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没有信心就没有希望,信心不足就会临场心慌意乱,影响自己应有水平的发挥。信心的取得一方面來自自己合理的期望、雄厚的实力。另一方面来自

3、积极的自我暗示。对考前、考试过程中、考后都应对自己有一种积极的暗示。常用的积极的自我暗示语有:(1)进入考场前,应极目远望,宁静地回想自己最成功的一次考试情景,而不应争分夺秒地再看几页书,背几个方程式,这是因为“现在看的,考试肯定考不到;考试考到的内容,早已是我掌握了的内容。”(2)进入考场后,时刻提醒自己“人易我易不大意,人难我难不怕难。"(3)当遇到选择题和填空题等小题时,应告诫自己“不能因为题小而忽视,也不能因为分少而轻视,得分和失分都同样可以积少成多。’‘(4)当遇到难题时,轻松地对自己说:“不要紧,没关系,我能行。’’(5)在有题目做错时或不会做时,幽默地对自己说“我

4、又不能考满分,所以肯定有我不会做的题目和做错的题目,我只要把我做的题目都做对,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6)考试结束后,走出考场时,自信地对自己说“坚持就是胜利,考完就是胜利二、把握时间1.浏览试题。考前五分钟,要浏览全卷了解试题的结构并对考试时的时间分配做大致安排,要做到心中有数。一般情况下,化学选择题的完成时间(包括填涂好答题卡)应该在8分钟左右。2.先易后难。遇到难题一定要绕道走,在做完会做的题HZ后再回头做这些难题。3.细心检查。注意检查试卷究竞有几页,防止漏题。时间有余要对完成的试卷进行检查,但更改结杲要慎之又慎。如杲遇到以下的题型具体的措施是:(1)化学题难易结合波浪

5、形发展决不能认为前面的难后面的更难有难有易难题或较难题中有不少可以得分地方,不可以放弃。(2)解题时,切莫在一个较难或难的考点上花去大量宝贵的时间,一个十分左右的难题,用了30多分钟的时间甚至更多时间去思考,非常不合算合理,如果你考虑儿分钟还是亳无头绪,请不要紧张,不要心慌,暂时把它放在一边,控制好心态。去解答其他能够得分的考题,先把能解决的考题先解决。再冋过头来解决它,找到了感觉,思维活跃了,很可能一下子就想通了,解决了。(3)解推断题,实验题。思维一定要开阔,活跃,联想性强。切不可看了后面的文字,把前面的话给忘了,不能老是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去考虑,应该是多方面,全方位进行

6、考虑。积极地从考题中字字句句中寻找突破口。(4)考试时切忌反常,做题按照自己的习惯的解题顺序去完成,建议先写选择题,在写选作大题,最后做必做大题。(5)做完选择题应及时填涂答题卡,不要发生到最后来不及涂卡或因时间短而涂错。有的同学习惯先在试卷上书写,最后再眷写到答题纸上,这样有两个弊端:一是费时,二是易漏写填空。三、注重方法近儿年高考化学试题注意考查基础,并侧重能力,其屮思维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核心,常见的思维方法有以下几种:(1)极限思维:即把研究的对象或过程,通过假设推到理想的极限情况,使因果变得很明显,从而使问题得到速解。尤其适用于选择题利复杂的过量计算问题的判断。常用的有极

7、大值、极小值和恰好完全反应等。(2)类比思维:根据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不同,不难推测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并由一种对象迁移到另一种对象。该思维方法多适用于信息迁移题或元素周期律部分的元素性质推断题等。(3)逆向思维:从要求的问题分析出发,一直推理到已知条件上,从而得以解题,该思维方法多适用于有机合成题、物质制备和物质推断题。(4)整体思维:对于一个化学问题,不纠缠细枝末节,不着眼于局部,而是纵观全局,分析前后两种状态,挖掘和发现整体结构中的不变量等关键条件,运用守恒法(如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