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表述通行规范

研究成果表述通行规范

ID:42217047

大小:304.51 KB

页数:52页

时间:2019-09-11

研究成果表述通行规范_第1页
研究成果表述通行规范_第2页
研究成果表述通行规范_第3页
研究成果表述通行规范_第4页
研究成果表述通行规范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成果表述通行规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育研究成果表述通行规范一、标题1.研究报告的题目应尽量做到确切、简练、醒目。一般来说,学术性强、理论价值较大的,准备发表于专业研究杂志或学报上的研究报告,更强调标题的精确严谨,逻辑性强。实践性较强的、准备发表于普及性报刊上的研究报告,则强调标题的具体明确,引人注目,能引起读者对报告的兴趣和注意。例子:1.新世纪美国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2.语文教学中的环保教育2.中文题目的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外文题目最好不要超过10个单词,尽量少用标点符号。3.初学者慎用大题目,宜用小题目例:1.关于高校

2、实施生命教育的思考2.浅析21世纪的教育理念3.浅析21世纪的教育理念:“尊重的教育”4.有时可用副标题以引申主题,也可为系列文章分题发表提供方便。但是,能用一个题目简明地说明问题比用副标题要好。5.文章的标题应在全文写完后再作最后的思考与调整,使文章与标题保持统一。二、署名如果是单个人的研究,署名就极为简单;如果是多个人的共同研究,就牵涉到署名的先后问题。一般而言,排列第一的作者将得到较多的注意,拥有较大的权利,当然也负有较大的义务和责任。为了减少纠纷明确责任,署名应由所涉及到的人员协商决定,协商

3、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1按贡献大小排名次。谁对该研究负有主要责任,谁就是第一作者。主要责任的界定标准主要有三个,即谁提出了研究设想,谁承担了主要工作,谁解决了关键问题。2参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某一测试的承担者等不署名,可在附注或前言中加以说明。3论文署名要写清如下内容:姓名、所在单位、所在地区、邮政编码。例如:美国公民教育的历史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于海静(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17)三、摘要摘要又称提要。在一篇研究报告的开端,先出现研究摘要是很重要的,用心地撰写摘要,有助于提高研究报告的阅

4、读率与取用率,而阅读率与取用率又是对一篇文章的价值的肯定评价。一般来说,应在研究报告写完以后再撰写摘要,字数一般在100~300字左右。用来说明该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如研究目的、方法、假设、结果等。摘要有助于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书刊索引和文摘工作,能将研究报告不失原意地介绍给读者,也有利于科研工作者查阅的方便,对于计算机检索而言,摘要起着导向的作用。例如:探寻教育之源吴新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浙江金华,321017)摘要:从“生物起源论”的讨论中引入“前教育”的概念;从“心理起源论”的讨论

5、中可以发现它并不是在探寻教育之源;从“劳动起源论”的讨论中获得了诸多的启发。无论是从个体还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说,“人”在其漫漫演变成真正的人的过程中,都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只有一点是毫无异议的,这就是:“前教育”逐渐演变成了教育。这只是一种思路,试图为探寻教育之源构建一个新的逻辑框架。关键词:教育起源“前教育”逻辑框架四、引言引言的别称比较多,主要有前言、序言、导语、序论等。不同类型研究报告的引言略有不同,但概括它们的要旨不外乎这么几个问题:一是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概念),二是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6、(目的意义),三是如何研究这个问题(方法),四是这个问题以前如何以后又将如何(历史、现状与趋势)。引言的写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交代式。开头交代写作背景、缘由和目的意义。2提问式。开头提出问题,或在简要交代写作背景之后随即提出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3出示观点式。开宗明义,将本文的基本观点或主要内容揭示出来。4阐述概念式。先阐释题目和文中出现的基本概念。五、正文又称本论。它是研究报告的主体。调查研究报告的正文部分着重叙述所调查问题的现状和实质,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其发展规律;经验总结报告主要指出所总结的具体经

7、验是什么,并对经验进行分析、归纳、论证,指出经验的意义;实验研究报告的正文部分应包括实验对象、实验假设、实验经过、实验结果、结果分析和讨论等。正文部分主要是阐述、论证自己的观点。其主要方式有两种:议论与推理、证明与反驳。1.议论与推理研究报告写作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议论,即阐明道理和评论是非。一个完整的议论应包括论点、论据和论证三个部分。论点和论据在选题和取材的研究阶段获得,论证则在论文设计和写作阶段完成。2.证明与反驳撰写研究报告,总要表明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作者要论证某一观点的正确或错误,就要进

8、行证明或反驳。六、过渡与照应过渡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一篇文章总是由一层一层的意思、一段一段的内容构成的。如果过渡得好,全文各层次、各段落之间就会浑然一体,反之,就会显得松散破碎,让人不能卒读,直接影响研究成果的发表与交流。1.过渡研究报告段与段之间的过渡,以逻辑上的衔接为主,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①用序码过渡。放在段首的用“首先、其次、再次”、“一、二、三”。或用“第一、第二、第三”等,相当于序码的词句过渡。放在段尾的用“此其一、此其二”等过渡。②用关联词语过渡。把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