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寄生虫之绦虫

人体寄生虫之绦虫

ID:42221565

大小:2.85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9-11

人体寄生虫之绦虫_第1页
人体寄生虫之绦虫_第2页
人体寄生虫之绦虫_第3页
人体寄生虫之绦虫_第4页
人体寄生虫之绦虫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体寄生虫之绦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绦虫概述一、成虫形态特征1.虫体背腹扁平,呈长带状。2.虫体大多分节,一般由头节、颈部及链体组成,链体又分幼节、成节及孕节。3.无口和消化道。4.缺体腔。5.除极少数外,雌雄同体。二、虫卵和中绦期圆叶目假叶目中绦期的形态因种而异三、生活史特征绦虫成虫均寄生于脊椎动物的肠道,幼虫期则寄生于脊椎动物或无脊椎动物的组织内。根据其所需宿主数量不同分为:1.二宿主型:需1个中间宿主和终宿主。属圆叶目种类。囊尾蚴成虫→虫卵→六钩蚴→棘球蚴→成虫泡球蚴(中绦期)2.三宿主型:需2个中间宿主和一个终宿主。属假叶目种类。成虫虫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成虫四、分类人体

2、寄生的绦虫均属于多节亚纲中的假叶目和圆叶目。假叶目的特征:固着器是头节背腹面的两条吸槽;子宫呈管状,有开口(子宫孔);卵黄腺呈滤泡状,散布于节片中卵巢之前。生活史需二个中间宿主。圆叶目特征:固着器是口吸盘;卵黄腺聚集成块状,位于卵巢之后;子宫呈囊状,无子宫孔。生活史通常需一个中间宿主,个别种类则不需中间宿主。链状带绦虫(Taeniasolium)又名:猪带绦虫、猪肉绦虫、有钩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猪肉绦虫病,幼虫主要寄生于猪体内,但也可寄生于人体,引起猪囊尾蚴病。该虫分布广泛,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寄生绦虫。一、形态1、成虫:由头节、颈节和

3、链体组成,链体含700-1000个节片,由幼节、成节和孕节组成。头节成节孕节(墨汁染色)2、虫卵3、囊尾蚴二、生活史中间宿主:猪,(人),野猪。终宿主:人生活史过程:猪吞食经血流人吞食虫卵六钩蚴囊尾蚴成虫1~3天约10周猪肌肉2~3个月小肠三、致病作用猪肉绦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可致病。1.成虫致病:成虫可吸收宿主的营养物质,其头节的吸盘和顶突的小钩可对小肠壁造成机械性损伤。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症状。有的可出现消化道症状,或出现过敏反应、消瘦等。寄生虫数较多时可引起肠梗阻。2.囊尾蚴病:也称囊虫病。其危害远较成虫为大。猪囊尾蚴在人体的常见寄生部位依次为

4、:皮下组织、肌肉、脑和眼,此外,心、舌、口腔、肝、肺等器官也可寄生。其致病作用视其寄生部位及数量而异。(人的感染方式有三:自体内感染、自体外感染和异体感染。)四、诊断1.猪带绦虫病的诊断:询问病人是否有吃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很重要。对排出节片进行鉴定;肛门拭子法检查虫卵;必要时可作驱虫试验。2.囊尾蚴病的诊断:根据不同寄生部位采用不同的诊断方法,如皮下结节可用手术摘除并作活检;眼部病变可作眼底镜检查,脑部可CT扫描。此外,可利用一些血清学方法用辅助诊断。五.流行病学1、分布:世界性。在国内分布也广,以散发病例为多。2、流行因素:主要与下列二方面有

5、关(1)不良饮食习惯:生吃或半生吃“米猪肉”是感染本虫的主要方式。(2)不当的养猪方式。六.防治措施1.预防:针对上述流行因素,改变不良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此外,还要改良养猪方式,提倡圈养,加强肉类检验检疫等,都十分重要。2、治疗猪带绦虫病的治疗:可选用吡喹酮、丙硫咪唑、灭绦灵等,中药如槟榔和南瓜子合用,效果良好。注意,务使排出头节。猪囊尾蚴病的治疗:皮下及肌肉组织结节或眼囊尾蚴病可用手术摘除。其它部位者可用上述药物。肥胖带绦虫(Taeniasaginata)又名:牛肉绦虫,牛带绦虫,无钩绦虫。该虫在许多方面与猪肉绦虫十

6、分相似,下面作比较介绍。————————————————————————————猪肉绦虫牛肉绦虫————————————————————————————体长2-4米4-8米节片700-1000个,薄,半透明1000-2000个,厚,不透明头节球形,具顶突及小钩略呈方形,无顶突及小钩孕节子宫分支不整齐,每侧子宫分支较整齐,每侧15-7-13支30支囊尾蚴头节同成虫头节头节同成虫头节————————————————————————————一、形态两种绦虫成虫形态鉴别要点成节头节孕节二、生活史中间宿主:主要是牛,还有羊、美洲驼、长颈鹿、羚羊等。生活史

7、过程基本同猪带绦虫。其囊尾蚴基本不寄生于人体。成虫在人体内的寿命可达几十年。其孕节具有较强的活力,可自动从患者肛门逸出。三.致病作用成虫致病与猪带绦虫相似,一般也无明显症状,或有消化道症状、消瘦等。牛囊尾蚴一般不能寄生于人体。四.诊断同猪肉绦虫,因牛肉绦虫孕节活力较强,常可自动逸出肛门,患者常因自排孕节而就诊,此外,用肛门拭子法查到虫卵的机会也较高。五.流行与防治世界性分布。国内有20多个省有散发病例,一些少数民族牧区有流行,以西北和西南的西藏、新疆、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宁夏、四川等为多见。流行因素与猪带绦虫相似。防治原则同猪带绦虫。微小

8、膜壳绦虫(Hymenolepisnana)也称短膜壳绦虫,成虫主要寄生于鼠类,也可寄生于人体。一.形态1.成虫形态特点:①虫体很小,长5~80mm,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