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

ID:42225533

大小:26.5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9-09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_第1页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_第2页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_第3页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_第4页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 人际关系(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自助与成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第四讲人际关系(教案)  教案【教学单元首页】  第4次课  授课学时2  教案完成时间:  章、节主要内容目的与要求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的基本概念,了解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及人际交往技巧,并能在生活中灵活运用,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人际问题,提高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第三节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第四节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第四讲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重点与难点1、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2、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人际交往的技巧;3、改善人际关系的方法教

2、学方法课堂讲授;游戏互动;多媒体展示;课堂讨论。与手段  第四讲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导入    通过引言“戴尔卡耐基: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导入人际交往的重要性:1、人际交往促进深化自我认识  别人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可以反映自己的优缺好坏。观察别人的言行,可以从中观照、了解自己。在我们的交往活动中,有时候两方面的评价会有一定的差距,不少人会因此而产生烦恼。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调节两方面的评价,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正确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2、人际交往促进

3、社会化进程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团队协作和共赢的社会,早已没有达芬奇式的大家,靠个人力量很难实现自我价值。人际交往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网络关系以及人们所担当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发展也无从谈起。人际交往与我们密不可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贯穿生命的始终。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青少年社会化的起点,是将来在社会立足的生存需要,也是为社会做贡献的本领。3、人际交往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我们掌握更多社会的信息,了解自己的生活和需要,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第一节人际关系

4、概述一、人际关系  人与人之间在交往活动中直接的心理关系或心理上的距离,它反映了个人或群体寻求满足其社会需要的心理程度。是人们在交往中关系的深度、密切度和协调性等心理方面的联系程度的反映。  组成结构:认知、情感、行为。  二、人际交往  又称社会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或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一定的方式接触,从而在认知、  情感和行为上互相影响的过程。通常人际交往有赖于以下条件:1、传送者和接受者双方对交往信息的一致理解。2、交往过程中有及时的信息反馈。3、适当的传播通道或传播网络。4、一定的交往技能和交往愿望。  5、对对方时刻保持尊重。  三、衡量人际

5、关系的指标:人际距离  人际距离是指交往过程中个体于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与他人在地理空间上保持的距离。游戏互动演示:  1、教师在讲课时,信步走入学生中间,在靠近某位学生时,学生会有觉醒反应和阻挡反应。通过演示,导入人际距离的概念。  或:2、点两个学生到讲台前演示:刚上台时学生的距离,在教师反复发出“走近一些”的指令后,学生的反应。通过演示,导入人际距离的概念。  解释:人类学家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此种因情感亲疏而表现的人际间距离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显然,人际距离的变化,是双方当事人

6、沟通时,在肢体语言上的一种情感性的表示;彼此熟悉者,就亲近一点,彼此陌生时,就保持距离。如一方企图向对方接近,对方将自觉地后退,仍然维持相当的距离。  人际距离实际上是使人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的“缓冲地带”,一旦受侵犯,就会产生两种本能反应:觉醒反应:又称唤起反应,从平静状态中进入警觉状态。阻挡反应:用言语或非言语姿态,阻挡、阻止或躲避。人际距离的判断:  亲密距离:亲密距离的近程为0—15CM,亲密无间;远程为15—45CM,表现为亲密关系。  个人距离:有一定的分寸感,便于亲切友好地交谈,近程为45—75CM,出现于朋友间的交往或情侣在公开场合的交往;远程为7

7、5—120CM,出现于熟人间的交往。  社交距离:社交性或礼节性的较正式的交往。近程为—,如在工作环境或社交聚会上;远程为—,如上下级交往或商务谈判等场合。  公众距离:在公共场合的人际距离,近程为—,如演讲或讲课等;远程为以外,是几乎容纳一切人的空间,如集会。  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类型: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个人与学校之间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1、学业型:大学生在学业方面人际关系又有三种基本类型:同班级的学业型人际关系;同学科(

8、专业)的学业型人际关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