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

ID:42241084

大小:4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0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_第1页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_第2页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_第3页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2012年7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外语学习网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泰勒认为,为获得恰当的教育目标,就需要对所得到的教育目标的有关资料进行两次甄选,分别是(     )A.哲学的甄选和心理学的甄选        B.学生的甄选和学科专家的甄选C.社会的甄选和学生生活的甄选 D.教师的甄选和学生的甄选2.奥苏伯尔认为,机械学习的心理机制是(     )A.顺应                                    

2、                        B.同化C.联想                                                            D.平衡3.课程开发过程模式的提出者是(     )A.杜威                                                            B.艾斯纳C.斯腾豪斯                                                     D.施瓦布4.程序教学的理论基础是(     )A.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     

3、                    B.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强化原理C.操作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                         D.经典性条件反应与平衡原理5.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作为先知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显然不符合非指导性教学的要求。所以,罗杰斯不愿意用“教师”一词,代之以(     )A.促进者                                                        B.监控者C.旁观者                                                        D.主导者6

4、.《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这种教育宗旨反映的是课程与教学目标的(     )A.普遍性目标取向                                          B.生成性目标取向C.行为目标取向                                              D.表现性目标取向7.“教育目标分类学”的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        

5、                                                B.布卢姆C.艾斯纳                                                        D.斯腾豪斯8.通过把事物、现象的经过与过程直观地、动态地呈现出来而进行教学的方法,被称为(     )A.示范                                                            B.呈示C.展示                                                   

6、         D.口述9.把课程分为理想的、正式的、理解的、运作的、经验的五个不同层次的课程论专家是(     )A.古德莱德                                                     B.帕里斯C.斯金纳                                                        D.兰德10.代表了评价发展方向的评价模式是(     )A.目标达成模式                                              B.过程模式C.差别模式          

7、                                           D.回应模式11.对课程计划本身的评价,称为(     )A.效果评价                                                     B.内在评价C.量的评价                                                     D.质的评价12.按照美国课程理论专家派纳的观点,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研究的范式正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变为(     )A.课程解读范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