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

ID:42278753

大小:1.29 M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11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_第5页
资源描述:

《记承天寺夜游公开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加强朗读,把握文意2、掌握常用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3、品味优美语言,理解作品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感悟作者旷达的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为“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1079年,因反对王安石被贬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背景补充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被贬到黄州做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官,结识了也被贬到黄州的张怀民。他们满腹才情,有着凌云壮志,怎奈世事无情,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同病相怜,只好用清风明月

2、消磨时光。当诗人夜晚闲来无事,“解衣欲睡”时,忽见窗外皎洁的月光,不由得触动了诗人的心绪,而这异样的感觉又能说与谁听呢?或许只有同病相怜的人才知晓吧。于是诗人欣然起行,往承天寺寻张怀民一同赏月。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课文朗读苏轼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

3、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户()门欣然()愉快地、高兴地念()想、思考遂()于是、就寝()卧、睡相与()共同、一起步()散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原因)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空明()清澈透明盖()连词,相当于“原来是”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纵横交叉,原来那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何夜无月?何

4、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不过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绿竹和翠柏?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惋惜无人赏月)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欣然”“念无与为乐者”“遂”、“寻”“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欣喜之情有点遗憾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心有灵犀的喜悦从容闲适研究探讨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作者和张怀民一起在夜里游承天寺的事。2.去夜游的一般是什么人?如:睡不着的人,与众不同的人……3.苏轼自己怎么说?闲人4、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给“闲”字组词,并从文中找出理由说说为什么?悠闲、空闲、清闲、闲趣、闲愁贬谪的悲凉,赏月的欣喜,漫

5、步的悠闲,人生的感慨。通达乐观闲精彩赏析1、说说你对“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中景物描写的理解。2、怎样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自然是心灵的最佳归宿,无论是苏轼还是你我他,在生活中难免遇到各种困扰,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呢?个性诉说当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就让我们去读一读苏轼吧,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清澈明净;当我们面对风雨的时候,就让我们去学一学苏轼吧,愿我们的人生更加豁达从容!无论是挫折还是悲伤,就让景的美妙去承载那份情的重荷吧!1、调动你的语文积累,说出两句吟咏月亮的诗句。作业设计2、对比前篇课文,找出

6、异同之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