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

ID:42291491

大小:2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2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_第1页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_第2页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_第3页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_第4页
资源描述: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5《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石林鹿阜中学小学部李艳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十五课《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课文解读:《黄鹤楼送别》是一篇“文包诗”,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为孟浩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但它却不同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样一种深情体贴的送别。从李白、孟浩然两人关系来看,虽带有一丝依恋,几许惆怅,但更多的是李白表达自己的敬仰与向往,是一种富有诗意的送别,使文章充满了诗情画意。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话对照,情景同现,使得诗与文浑然一

2、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学生也并不陌生,学文之前大多已能琅琅背诵。针对如此学情,我的教学就不能仅仅着眼于“诗文对照,理解诗意”,而要努力向文本深处行进,读懂送别中流露的“情”。基于这一点,我把这次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确定为:从诗与文的意境中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和诗的意境。2、从诗与文的意境中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重难点:体会诗人与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教学过程: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播放歌曲《

3、送别》并提问:你知道刚才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送别教师引语:是啊!不一样的送别,萦绕在人们心头的离愁却是一样的。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亲人、朋友、常常因为各种原因与我们分别,请回想一下,你送别过谁?当时什么样的感受?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送别的文章,一起看看文中的人物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的。【设计意图】开课之前,我用一首朴树的歌曲《送别》营造了淡淡的哀伤气氛,接着让学生回忆生活中自己经历过的送别场面,说说感受。这样很容易就引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为后面理解诗人离别时依依惜别之情奠定了基础。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件展示

4、自读要求,让学生自己看清要求。要求看清要求的举手示意。1、根据自读要求自读课文。2、检查易错、难读的字词。用选择正确读音的方式出示文中一些易错、难读的字音,让学生用手势选择出正确的读音,然后全班齐读一遍。3、简单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课件出示小提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时,要说清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黄鹤楼送别李白——————孟浩然4、简介黄鹤楼。(1)用课件揭示黄鹤楼资料,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完举手示意(2)课件白屏,让学生说说从刚才的资料中都获得了哪些信息。【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多次运用学生学能培训中的让学生自己读要求,

5、自己按要求学习,并通过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三、品读课文,体会意境。(一)读诗,理解“脍炙人口”。引语:今天我就跟随李白登上这飞檐凌空的黄鹤楼送一送孟浩然吧!1、读诗。课件出示古诗让学生用自由读,个别读,全班读的形式进行比赛。2、李白的这首诗,和他写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等一样,都是千古流传的好诗。像这样人人都喜欢,人人都称赞的诗,课文中用一个词来形容它,谁能找出来?-------出示:脍炙人口(二)理解诗意,感受送别。引语: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雨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

6、是饯行吗?1、让学生想象他们都做了些什么理解“饯行”2、感情朗读第一二自然段并对照诗文找一找作者在诗中是怎样描写这一场景的,找到后在一二自然段后做批注。3、在这美丽的春景中老朋友就要分别了,也许以后再也不能相见,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如何能?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最能概括他们心情的词语并勾画。(依依惜别)4、感情朗读,感受诗人间依依惜别之情(三)小组合作,体验李白和孟浩然送别的场景,感悟依依惜别之情。引语:离愁别绪在心底,而情难启,口难开,可有些话总的说出口。下面让我们听一听两位大诗人是怎样话别的。接下来让我们小组合作学习第三自然段。1、课件揭示合作要求,让学生自己

7、看清合作要求。合作要求:(看清要求请举手,表明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⑴读:小组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⑵划:用“”划出李白说的话,用“”划出孟浩然说的话。⑶说:从他们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⑷演:小组内分角色演一演。2、进行小组展示交流补充3、教师补充:李白对孟浩然的话中连用了5个“您”,还称孟浩然为“夫子”“兄长”“老师”都说明他对孟浩然充满了敬仰之情。结合孟浩然的资料理解。4、带敬仰之情读一读李白的话5、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感受孟浩然对李白关怀和鼓励6、全班分角色演一演送别场景(四)回归诗文,点明体裁——“文包诗”。1、课件出示第四自然段,理解“伫立

8、”2、感情朗读,感受眷恋之情。3、找出对应诗句,揭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