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6藤野先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6藤野先生

ID:42335260

大小:33.01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9-13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6藤野先生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6藤野先生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6藤野先生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6藤野先生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6藤野先生_第5页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 6藤野先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单元单元教学大纲【主题分析】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敬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教学目标】1.了解作家及作品常识,掌握重要作家及其作品。2.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主题。3.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揣摩文章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浓郁的感情色彩等。4.学会体察并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神,从而受到正确的人生

2、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建塑健全的人格。5.体会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学习写有真情实感的散文。【重点难点】1.感知内容,理清脉络,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2.用心体会不同作品的语言风格,感知其对表现主题的作用。【教学指导】1.运用多媒体,使学生形成感性认识。2.让学生广泛搜集作者、作品的相关资料,结合深广的社会历史背景去体会作者情感。3.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注意把握叙事性作品的人物和事件,对作品中感人肺腑的形象、惊心动魄的情节和各具特色的语言,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并努力提高默读的速度和质量。【课时安排】《藤野先生

3、》………………………………………………2课时《回忆我的母亲》…………………………………………2课时《列夫·托尔斯泰》………………………………………1课时《美丽的颜色》……………………………………………1课时6藤野先生※教学导航※【教学目标】1.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2.明确文章双线索写法的作用,学习融情于叙的写法。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崇敬之情以及文章表现出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重点难点】1.明确文章的双线索,对文章的主题进行多元化探究。2.归纳文章的语言风格,从语言中揣摩鲁迅对人物的感情。3.分析藤野先

4、生的形象,归纳其性格特征。4.联系课文,领会鲁迅弃医从文的情感因素,体会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尊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却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作者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以“鲁迅”为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5、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其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华盖集》等。【写作背景】1902年4月,鲁迅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语。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对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后弃医从文,想从改变国民精

6、神入手,挽救民族危亡。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与之建立了深挚的情谊。【新课讲授】(一)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疏通有关阅读障碍。2.快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文章写了那么多的事,这些事发生在哪里?分别在文章哪些段落里?在东京(1—3段)——在仙台(中间的段落)——离开仙台(最后三个段落)。由此可见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2)文章的记叙线索是什么?本文的叙事线索有明线和暗线。明线是以鲁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过程来组织材料,暗线主要以鲁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贯穿始终。(3)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赞扬了藤野

7、先生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二)问题探究1.对于课文开头的“清国留学生”,作者持什么态度?哪些词语表明了作者的态度?为什么会有这种态度?明确:鄙视而又怒其不争。在课文第一部分中,作者着重描写了清国留学生不男不女、不伦不类的丑恶形象:“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和“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以及“实在标致极了”,生动形象地描绘与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奇特打扮。作者是抱着救国救民的目的去日本留学的,但是,这些“清国留学生”置国破家亡于不顾,白天逛公园,晚上学跳舞,把学习环境搞得乌烟瘴气,

8、所以作者厌恶他们。2.前三段文字在语言上有何特点?明确:比喻、反语的巧妙运用,使文章语言幽默、风趣而又不失力度。文章中这样描写“清国留学生”:“但花下……实在标致极了。”这段文字在准确的形容与细致描写的基础上,还把“清国留学生”的精神风貌刻画出来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