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导学案03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导学案03

ID:42369161

大小:23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3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导学案03_第1页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导学案03_第2页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导学案03_第3页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导学案03_第4页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导学案03_第5页
资源描述:

《7-2《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导学案0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国内外形势严峻,国内局势动荡,国际地位下降。2.目的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3.表现(1)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意识到农奴制的弊端。(2)思想基础:借助报纸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地主的阻力。(3)组织基础:①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②把秘密委员会更名为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③让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4)个人作用:亚历山大二世的智慧与胆识。4.结果拟订了改革法案。二、“二一九法令”1.签署1861年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和宣言,又称解放法令。2.内容(1)政治上: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地主再

2、也不能把他们当成私有财产任意买卖、赠送和抵押。(2)经济上:土地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3)组织上:由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右图是民众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欢呼的场面,假如这一“场面”是真实的,那么你认为它应发生于哪一事件后?“民众欢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我的思考]“二一九法令”颁布之后。该法令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三、进步与局限1.进步性(1)作用:①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②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③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2)

3、性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3)地位:动摇了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的转折点。2.局限性(1)农民仍然受到由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2)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3)改革后农民获得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 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材料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有何矛盾?为何会产生这种矛盾心理?[我的

4、思考]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既要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阶级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的社会形势而决定的。一、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观目的、性质及依据是什么?(1)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由沙皇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其主观目的是维护沙皇专制和贵族地主的统治,挽救统治危机,并不是在主观上为了发展资本主义。(2)1861年改革从根本上看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①从背景上看:改革是由于受到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潮流和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本国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发生的。②从内容上看:改革在法律上废除了农奴制,农民成为自由人,封建

5、的人身依附关系得以废除;改革还使农民通过赎买获得了一块份地,部分地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部分地实现了农民土地所有制,这均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变革。③从作用上看:改革为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提醒] 判断俄国1861年改革的性质不能依据改革者及其主观目的,而应从其内容和积极作用方面来判断。无论从经济基础还是从上层建筑方面来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它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俄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里程碑。二、“二一九法令”的内容有什么特点?(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

6、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考查点一分析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策略性命题立意改革是社会发展变化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既然要除旧立新,就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亚历山大二世为顺利推行改革,借助舆论力量化解封建地主阻力,改革中又照顾地主的利益。在当前深化改革的社会背景下,各种利益错综复杂,我们应汲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历史智慧,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亚历山大二世关于农奴制改革的指导思想:1856年4月,亚

7、历山大二世在接见莫斯科贵族代表时明确表示,要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尖锐矛盾,“从上面解决要比由下面解决好得多”,表达了他要自上而下地改革农奴制的意图。1859年10月,亚历山大二世提出了准备改革的三条原则:要使农民立即感到其生活有所改善;使地主立即放心,相信其利益有保障;强大的政权一分钟也不能动摇,社会秩序一分钟也不能被破坏。亚历山大二世在改革前夕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再拖延下去,只会更加激起狂怒,只会给整个国家特别是给地主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高中历史教材[探究] (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