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四选修35生态工程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四选修35生态工程

ID:42399869

大小:227.29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9-09-14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四选修35生态工程_第1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四选修35生态工程_第2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四选修35生态工程_第3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四选修35生态工程_第4页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四选修35生态工程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四选修35生态工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门,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课时提升作业四十四生态工程(40分钟100分)1.(12分)(2017•西宁模拟)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材料一:据计算,维持一个6口人的牧民家庭生活所需食物,需饲养35〜40头牛,其中一半必须是母牛,以提供牛奶和繁殖小牛,其余为2〜3头公牛,15〜18头小母牛和儿头小公牛。这一畜群所需的牧场面积取决于降雨量(因降雨量影响产草量),在降雨量为250mm的地区,约需400公顷放牧地。材料

2、二:“退耕还林工程”囊括25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1897个县(含市、区、旗)。到2010年,完成退耕地造林1467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1733万hm2,陡坡耕地基本退耕还林,严重沙漠化耕地基本得到治理,工程区林草覆盖率增加4.5个百分点,工程治理地区的生态状况得到较大改善。(1)在生态工程中,人类应用了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⑵在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冃的是(填“增加”或“减少”)当地物种多样性,从而能够提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这个过程遵循的原理是(3)依据原理可知,四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

3、牧,需要考虑,因为若超过其限度,就会引起o(4)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目标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地等进行o【解析】(1)在生态工程中,人类应用了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促进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2)“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增加当地物种多样性,其遵循的原理是物种多样性原理。(3)西部地区的草场,要注意合理放牧,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因为若超过其限度,就会引起系统的失衡和破坏,需遵循的是协调与平衡原理。(4)生态工程的目标除了治理环境污染之外,主要是对破坏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开矿后的废弃地以及湿

4、地等进行生态恢复。答案:(1)生态学和系统学(2)增加物种多样性原理(3)协调与平衡环境承载力系统的失衡和碱坏(4)生态恢复2.(10分)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下图是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878③沼气利用残液一有机腮料燃烧发电提供社区用热饲并蚯蚓、动物蛋门饲料尚体生活垃圾m细胞站I吋回收部分11无法回收的令机废物岡发酵处理I⑦⑴列出该生态系统中三种分解者的名称。(2)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来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3)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⑷每一

5、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5)该生态工程突出体现了原理。【解析】(1)分解者是以分解有机物质为生的异养微生物或动物。由图示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分解者是蚯蚓、苍蝇、进行发酵的细菌或真菌。(2)④⑤途径运用生态学原理可充分地利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明显优于③途径的燃烧。(3)甲烷杆菌为原核生物,而酵母菌为真核生物,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甲烷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4)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以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5)从图示可看出该生态工程突出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答案:(1)蚯

6、蚓、苍蝇、细菌或真菌(微生物)⑵④⑤途径可以充分地利用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3)甲烷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4)将生活垃圾分类放置(5)物质循环再生2.(14分)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879生态塘p潜流湿地口养殖塘】□养殖塘2—补水昔水泵沟渠排水(1)与自然池塘相比,人工养殖池塘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O人工养殖池塘水体的N、P含量容易升高,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加之死亡后被微生

7、物分解,引起水体的溶氧量下降,造成鱼类等死亡,进一步破坏了生态系统稳态,这种调节方式称为O(2)与传统养殖池塘相比,该养殖系统增加的生态工程设施有O可以通过在这些设施内栽植水生植物、放养滤食动物等措施,起到对水体的,有效减少水体中的N、P等含量。(1)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现水层交换,其冃的有⑷该养殖系统中串联的池塘不宜过多,因为(5)保持池塘水体中适当的N、P含量是必要的,该养殖系统可以通过、进行调控。【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两点:(1)明确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包括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形式。(2)明确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

8、流入后一池塘底部,实际上起到了搅拌的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