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条形基础

第五章 条形基础

ID:42408009

大小:3.66 MB

页数:173页

时间:2019-09-14

第五章 条形基础_第1页
第五章 条形基础_第2页
第五章 条形基础_第3页
第五章 条形基础_第4页
第五章 条形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五章 条形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五章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特点、与独立基础的不同点,条形基础的构造及主要计算方法、条基加防水板基础的受力特点及构造等。本章应把握的主要问题:2.条形基础的种类很多。如砖墙下混凝土刚性基础柱(混凝土墙)下钢筋混凝土单向条形基础柱(混凝土墙)下钢筋混凝土双向条形基础(又称为交叉梁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说明3.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设计计算,涉及上部结构与地基的共同工作,问题比较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设计计算方法。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下列三种简化计算方法:1)不考虑上部结构参与共同工作,按地基上的梁计算理论来分析;2

2、)考虑上部结构刚度影响的简化计算方法;3)结合经验的设计计算方法。本章重点介绍工程中实用的某些简化计算方法。第五章条形基础说明4.砖墙下混凝土刚性基础,见本书第四章,此处不再重复。5.柱下条形基础一般用于柱网布置比较有规律的结构中,柱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计算应满足规范的相关构造要求,当采用连续梁法计算时,应符合相关要求。6.一般情况下,柱墙下条形基础尤其是单向条形基础不用作高层建筑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说明7.单向(或双向)条基加防水板基础在工程中应用也相当普遍,相比独基加防水板基础的设计,条基加防水板基础相

3、对简单。当地下室边角部条形基础与独基加防水板基础组合时,应考虑不同基础形式的不同受力特点,问题相对复杂。本节介绍工程实践中使用的设计方法供参考。第五章条形基础说明第一节墙下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本节介绍墙下单向条形基础和双向条形基础的设计规定及设计要点,涉及砖墙和钢筋混凝土墙。单向条形基础相对简单,双向条形基础相对复杂,宜按弹性地基梁法计算,也可拆分为两个不同方向的单向条形基础设计。【要点】第一节墙下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墙下条形基础分为墙下单向条形基础和墙下双向条形基础(图5.1.1)。墙下条形基础受

4、力简单、传力直接;墙下双向条形基础一般均可拆分为两个单向条形基础计算。图5.1.1墙下条形基础(a)单向条形基础(b)双向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5.1墙下条形基础5.2柱下条形基础5.3条基加防水板基础5.4工程实例及实例分析5.5条形基础的常见设计问题第五章条形基础5.1墙下条形基础一、受力特点二、防水板计算三、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四、设计建议五、相关索引第一节墙下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一、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要求1.基础底面面积的确定墙下条形基础底面面积应根据上部荷载、地基持力层情况按第二章第二节的相关

5、要求综合确定。2.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截面位置(“地基规范”第8.2.7条)对于墙下条形基础任意截面的弯矩(图5.1.2),可取条基的单位长度(即l=a'=1m)按式(4.2.10)进行计算,其最大弯矩截面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第一节墙下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一、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要求2.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截面位置图5.1.2墙下条形基础(a)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基(b)砖墙下条基第一节墙下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一、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要求2.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截面位置1)钢筋混

6、凝土墙下条形基础,取(图5.1.2a);2)砖墙下条形基础,当放脚宽度不大于1/4砖长时,取(图5.1.2b)。图5.1.2墙下条形基础(a)钢筋混凝土墙下条基(b)砖墙下条基第一节墙下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3.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及剪力计算(图5.1.3)图5.1.3墙下条形基础的计算示意(a)轴向荷载作用下(b)偏心荷载作用下第一节墙下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3.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及剪力计算(图5.1.3)1)轴向荷载作用时(图5.1.3a):(1)最大弯矩按公式(5.1.1)计算:

7、(5.1.1)(2)最大剪力按公式(5.1.2)计算:(5.1.2)(3)基础的抗剪承载力按公式(5.1.3)计算:(5.1.3)第一节墙下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3.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及剪力计算(图5.1.3)1)轴向荷载作用时(图5.1.3a):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基础底面地基反力值,kPa(kN/m2)。第一节墙下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3.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及剪力计算(图5.1.3)1)轴向荷载作用时(图5.1.3a):基础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基础的抗剪

8、计算宽度,对条形基础为1000mm;第一节墙下条形基础第五章条形基础3.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的最大弯矩及剪力计算(图5.1.3)(5.1.4)(2)最大剪力按公式(5.1.5)计算:(5.1.5)2)偏心荷载作用时(图5.1.3b):(1)最大弯矩按公式(5.1.4)计算: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基础底面地基反力的最大值,kPa(kN/m2)。扣除基础自重及其上土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位于墙边最大弯矩截面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