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季节地埋香菇(高温菇)栽培技术

反季节地埋香菇(高温菇)栽培技术

ID:42451556

大小:27.0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9-15

反季节地埋香菇(高温菇)栽培技术_第1页
反季节地埋香菇(高温菇)栽培技术_第2页
资源描述:

《反季节地埋香菇(高温菇)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反季节地埋香菇(高温菇)栽培技术一、发展高温菇的好处1、技术比较成熟,成功率较高,地埋栽培高温姑在福建许多地区及我省的缙云、龙泉等县市已多年栽培。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规范,我县的技术人员及部分菇农已多次去实地参观、考察。我县姑农对香姑生产也有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生产成功的概率是很高的。2、经济效益较高。高温菇一般均以鲜菇出售为主,分为出口菇和内销菜姑二块。近年来出口姑一般6-8元/公斤,内销菇1.5-3元/公斤。产量一般在0.5-0.7公斤/袋左右,出口菇与内销菇平均约各50%,预计2002年仍能保持这个

2、价格水平,如按平均数测算,每袋高温菇产值可达2.7元左右,而我县的普通香菇平均袋产值只有2元左右,而成本情况,相差无几。因此经济效益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3、生长周期短。高温菇一般从3月下旬开始制棒,10月下旬结束,全生产周期仅需7个月,而常规菇生产需1年。二、立地条件(菇棚搭建要求)1、菇棚耍求5亩以上,最好是10亩以上连片搭建。连片面积越大,菇棚的环境越好,棚内的温度越低,湿度越易提高。对提高品质、产量的效果就越好。2、菇棚在出菇期间耍基本保持有跑马水,跑马水一是能有效降低菇床地温,提高产品质量;二是能确保

3、菌棒不被白蚁侵蚀。而这一条要求与菇棚连片的耍求关系很大。菇棚连片面积越大,实际耗水量就小,跑马水的降温效果也越好。3、菇棚荫棚要求用遮阳膜、茅草遮荫;菇棚以屮棚为好。4、姑棚的利用率大约每亩菇棚可排放菌棒8000袋左右。5、菇棚搭建完成时间必须在5月20日以前。三、生产季节1、高温菇生产接种期弹性很小,菌棒制作时间耍求集中在3月20日-4月10日之间最适,上下浮动不超过10天。2、高温菇菌丝发满袋时间要求集中在5月初-5月20日之间,制棒LI期偏迟者,应适当增加接种孔,以加快发菌。3、炼棒时间要求集中在5月初

4、至5月底,菇农应根据木户菌棒发菌情况,及时搭建好菇棚。4、高温菇头潮菇主要发生在端午水期间。我县端午水一般在农历4月下旬至5月15之间(2002年公历为6月初至6月中旬)。四、炼棒高温菇牛产与常规菇相比,很重要的一个不同环节就是炼棒。炼棒的处理办法比较简单,就是在菌棒发满袋后刚开始袋内转色至袋内转色不足一半之间(此吋也正是菌棒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吋期),将菌棒脱袋,平铺在菇棚上,在必要保湿和充分通气的条件下转色,炼棒的作用有-:。一是锻炼菌棒,使菌棒抵卸自然环境的能力增强。二是使菌棒平贴与地面之间较少接受光

5、照、温差、干湿、新鲜空气的刺激。使其基本不长菇。三是以此状态等候端午水的到来。五、覆土1、覆土材料。一般应选用山土,主要是山土较少有农药污染残留,菌虫的含量也低。覆土材料的含水量…般要求手捏成团,抛Z则散,用量约每千袋800斤左右。2、覆土过程。先给炼棒结束的菌棒以相当的机械刺激(一般可用菌棒相互拍打)。然后将菌棒码密排放在菇畦上,再将覆土材料均匀撒上,表面厚度约1厘米。畦边要封严密。然后喷水数次,(可分数天进行)。将菌棒表面的土冲向菌棒隙之间填实。如仍有欠缺应补土填上。六、出菇管理覆土结束后,菇棚内的管理与

6、常规菇管理相仿,主要是调节好控温、保湿、通气三大管理措施,即以菌棒表面温度不超过28°C以保湿为主,应闭紧菇棚。反Z应以控温为主,加强通风,以求菌棒表面温度降至28°C以下。只要季节适当,覆土后7-15天即可长菇。一潮菇长出后,主要根据气候情况,每逢变温天气来临,用软物拍打菌棒,即可再长一潮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