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

广东省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

ID:42458748

大小:4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9-15

广东省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_第1页
广东省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_第2页
广东省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_第3页
广东省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_第4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编写说明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承担的工作等。1.1立项目的意义幌伞枫(Heteropanaxfragrans(Roxb.)Seem.),是五加科(Araliaceae)幌伞枫属(Heteropanax)常绿乔木,原产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缅甸及中国海南和广东、广西南部等地。喜光,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较耐干旱、贫瘠,亦耐阴,不耐低温,是优美的观赏树种。由于木材较轻软,可做乐器、文娱用具等。1.2任务来源及编制单位木标准的编制任务是广东省林业厅下

2、达的,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汕头市潮阳区林业苗圃场、汕头市林业局种苗站起草编制。1.3主要工作过程由编制小组在广东省汕头市农业地方标准《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DB440500/T136—2006)的基础上,经初步修改后上报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修订意见,起草小组修订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向各征求意见单位征求意见,综合各征求意见单位的意见后报送省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审定提出送审稿。1.4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承担的责任标准起草小组由汕头市潮阳区林业苗圃场、汕头市林业局种苗站的林雄(高级工程师)、郑建宏

3、(助理工程师)、马化武(工程师)、陈旭冬(工程师)、彭剑华(高级工程师)、罗超(高级工程师)组成。主要负责标准的编制、征求意见、修订、验证、送审等编制过程的一系列工作。2、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划等)及其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2.1标准的编制原则木标准提出的各项指标与措施,以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为原则。标准内容力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广东省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符合国内现行的林

4、业生产规范。2.2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论据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种子种苗、造林、园林绿化大苗培植和建档等技术要求等。本标准在原汕头市地方标准《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DB440500/T136—2006)的基础上,在制定的过程主要参考的标准有: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CJ/T23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J/T8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44/T268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DB44/T269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2.3主要技术指标及其确定依据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参照《广

5、东省城市林业优良树种及栽培技术》⑴、《广东省商品林100种优良树种栽培技术》⑵、《全国森林培育技术标准汇编(种子苗木卷)》⑶、《新编农药使用手册》⑷和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际制定。2.3.1关于苗木培育的说明(1)播种密度的确定合理的密度不仅能充分利用苗床,提高出苗率,促进苗木根系生长,而且能节省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FI前生产实际,最适合的播种量为150〜200g/m(2)容器育苗基质的确定基质为黄心土60%〜70泥炭土30%〜40%混合,外加0.5%的过磷酸钙堆派一周后,过筛装袋。培育容器大苗时,

6、基质为黄心土80%+泥炭土20%混合。(3)遮荫措施的确定播种苗床搭设遮荫棚是促进种子发芽、提高苗木成活率及质量的关键技术乞一。根据目前生产实践,播种后用稻草或其它覆盖物等覆盖床面。20d左右,发芽率过半,于傍晚揭除覆盖物,搭遮光率为75%〜50%的遮荫网2个月后,选择阴天拆荫棚。效果最好。2.3.2关于苗木质量分级和苗木出圃的确定(1)容器小苗分级容器小苗I级〜II级苗为出圃合格苗,同一批苗木I、II级苗百分率不得低于95%。分级的依据来源于生产实践,一年生营养袋苗95%以上均能达标,其中I级苗合格率占80%

7、,II级苗合格率占15%,仅5%的苗木不能达标。生产周期不足上述规定的苗木,从苗龄和生长指标上限制了不合格苗木进入市场,规范了小苗的生产和市场销售。由此得出容器小苗质量合格等级。(2)绿化大苗分级绿化大苗I级〜III级苗为出圃合格苗,同一批苗木I、II、111级苗百分率不得低于95%o分级的依据來源于生产实践和市场,以苗高、冠幅、枝下高和相对应的土球规格来确定大苗质量等级。按胸径D「(ni)划分为4个规格,每个规格划分为3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苗木要求相应的土球规格。按照生产实际和市场苗木交易情况,确定分级指标。3

8、、主要试验(或者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标准起草小组在我省6个该树种的苗木生产和栽植地点进行调查分析,对本标准的主要技术指标进行验证。在苗木培育、苗木质量分级、苗木出圃,主要参考了潮阳径外苗圃等6个苗圃生产地的育苗经验;在病虫害防治药剂选用及用量上,主要参考近几年来苗圃的生产实际编写。经试验和生产实践应用本技术生产的苗木质量较好,且整齐划一。预期经济效果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