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

广东省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

ID:42502113

大小:43.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6

广东省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_第1页
广东省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_第2页
广东省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_第3页
广东省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_第4页
广东省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东省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编制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银叶树栽培技术规程》编写说明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标准主要起草人及承担的工作等。1.1立项目的意义银叶树(HeritieralittoralisDryand.),是梧桐科(Sterculiaceae)银叶树属(Heritiera)常绿乔木,原产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南部、香港和台湾等地。具抗风、耐盐碱、耐水浸的特性,既能生长于潮间带,又能生长在陆地上,属半红树植物。由于木种木材坚硬,为建筑、造船和制家具的良材。1.2任务来源及编制单位木标准的编制任务是广东省林业厅下达的,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汕头市潮阳区林业苗圃场、汕头市林

2、业局种苗站起草编制。1.3主要工作过程由编制小组在广东省汕头市农业地方标准《银叶树育苗技术规程》(DB440500/T206—2011)的基础上,经初步修改后上报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击修订意见,起草小组修订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向各征求意见单位征求意见,综合各征求意见单位的意见后报送省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审定提出送审稿。1.4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承担的责任标准起草小组由汕头市潮阳区林业苗圃场、汕头市林业局种苗站的林雄(高级工程师)、郑建宏(助理工程师)、马化武(工程师)、陈旭冬(工程师)、罗超(高级工程师)、彭剑华(高级工程师)、叶婕(工程师)组成。主要负责标准的编制、征求意

3、见、修订、验证、送审等编制过程的一系列工作。2、标准的编制原则和标准的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划等)及其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标准时,应增列新旧标准主要技术指标的对比。2.1标准的编制原则木标准提出的各项指标与措施,以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为原则。标准内容力求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适合广东省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符合国内现行的林业生产规范。2.2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其论据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是种子种苗、造林、园林绿化大苗培植和建档等技术要求等。本标准在原汕头市地方标准《银叶树育苗技术规程》(DB440500/T206—20

4、11)的基础上,在制定的过程主要参考的标准有: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CJ/T23城市园林苗育苗技术规程、CJJ/T8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44/T268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DB44/T269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2.3主要技术指标及其确定依据本标准主要技术指标主要参照《屮国红树林恢复与重建技术》⑴、《银叶树育苗技术的研究》⑵、《全国森林培育技术标准汇编(种子苗木卷)》⑶、《新编农药使用手册》⑷和根据近几年的生产实际制定。2.3.1关于苗木培育的说明(1)种子处理果实采回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摊晒于阴凉通风处,人工剪去茹果一小角(约占1/7,以不伤种子为准),

5、再将种子泡浸于40。C〜50。C温水屮12h左右,即可播种。(2)播种密度的确定合理的密度不仅能充分利用苗床,提高出苗率,促进苗木根系生长,而且能节省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根据目前生产实际,最适合的播种量为5kg/m(3)容器育苗基质的确定培育小苗基质可用基质为黄心土60%〜70%、泥炭土30%〜40%混合,外加0.5%的过磷酸钙,堆“区一周后,过筛装袋;培育容器大苗时,基质为黄心土80%+泥炭土20%混合。(4)遮荫措施的确定播种苗床搭设遮荫棚是促进种子发芽、提高苗木成活率及质量的关键技术Z-o根据目前生产实践,播种后用农用薄膜覆盖床面,每10d揭开农用薄膜淋水1

6、次。当年播种的,播种后100d〜120d左右,当10%以上的幼苗出土后,揭除农用薄膜;次年3月份播种的,播种后40d〜55d左右,当10%以上的幼苗出土后,揭除农用薄膜。移苗后用75%〜50%遮光网遮挡45do遇低温季节,采取覆盖薄膜防霜冻。2.3.2关于苗木质量分级和苗木出圃的确定(1)容器小苗分级容器小苗I级〜II级苗为出圃合格苗,同一批苗木I、II级苗百分率不得低于95%。分级的依据來源于生产实践,一年生营养袋苗95%以上均能达标,其屮I级苗合格率占80%,II级苗合格率占15%,仅5%的苗木不能达标。生产周期不足上述规定的苗木,从苗龄和生长指标上限制了不合格苗木进入市

7、场,规范了小苗的生产和市场销售。由此得出容器小苗质量合格等级。(2)绿化大苗分级绿化大苗I级〜III级苗为出圃合格苗,同一批苗木I、II、111级苗百分率不得低于95%o分级的依据來源于生产实践和市场,以苗高、冠幅、枝下高和相对应的土球规格来确定大苗质量等级。按胸径D「(ni)划分为3个规格,每个规格划分为3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苗木要求相应的土球规格。按照生产实际和市场苗木交易情况,确定分级指标。3>主要试验(或者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标准起草小组在我省6个该树种的苗木生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