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顺义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7 顺义期末试题及答案

ID:42479231

大小:2.81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9-15

2017 顺义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17 顺义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17 顺义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17 顺义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17 顺义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 顺义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顺义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检测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6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考号。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后只交答题纸。一、基础·运用(共21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小题。在古代的神话与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动物──蛇身、鳄首、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颚下有珠。宋代罗愿在《尔雅翼》中也记载,龙具有各种动物的特征。其实,龙最初只是一个图腾。没有人真正目睹过龙,但因许多灵异的传说,如:龙能隐能显,又能兴云致雨,春风时登天

2、,秋风时潜渊,于是,人们从内心深处崇拜龙,龙遂演变成神圣的象征。因此,古代许多帝王亦假托龙的神话,来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神话中的人类始祖伏羲、女娲,皆龙身人首,被称为“龙祖”;炎帝是他母亲感应“神龙首”而生,死后化为赤龙。《史记》说汉高祖刘邦是其母与蛟龙所生。刘邦“隆准而龙颜”,醉卧之时,有人“见其上常有龙”。此类说法在历史上屡见不鲜。于是,龙后来成为皇权的象征,皇帝又称真龙天子,皇宫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在中国龙的出现被视为祥瑞之兆,因此逢年过节时总看得到龙的踪迹,如:舞龙、赛龙舟等皆是。文人们也以龙创出许多成语及俚俗用语,如:龙凤呈祥、攀龙附凤、生龙活虎等。可知龙的形象是如何深

3、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了。(1)下列加点词语读音或字义都正确的义项是(2分)A.潜渊(qiǎn)屡见不鲜(xiǎn)兴云致雨(细密)祥瑞(吉祥)B.潜渊(qián)屡见不鲜(xiān)兴云致雨(招引)祥瑞(用作凭证的玉器)C.潜渊(qiǎn)屡见不鲜(xiǎn)兴云致雨(细密)祥瑞(用作凭证的玉器)D.潜渊(qián)屡见不鲜(xiān)兴云致雨(招引)祥瑞(吉祥)(2)下列文中加点字的笔画顺序有误的一项是(2分)A.与:B.龙:C.有:D.亦:(3)《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隆”的解释为:①山中央高起的地方。引申为“高”“升高”。②盛,隆盛。引申为“兴盛”,“使兴隆”。“准”的解释

4、为:①一种测量水平的仪器。②标准、准则。③鼻子。根据词典的解释和这两个字在文中所处的语境和,你推断“隆准而龙颜”中“隆准”的意思是:。(2分)(4)根据本文,古代帝王多借龙的传说来巩固皇权,其主要原因是(2分)11A.皇室所用的日常器物与衣饰,皆以龙为装饰B.古代帝王的形貌及其出生、死亡,皆与龙相关C.传说中的龙神通广大,成为人们心中神圣的象征D.龙的形象融入人民的生活中,节庆活动处处可见2.赛龙舟是我国端午节时一项重要活动,一支参赛队要在彩旗上印一“龙”字,同时表现出“舍我其谁”的气势,下列最适合印在彩旗上的一项是(2分)ABCD3.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有误的一

5、项是(2分)①白云依依,轻风袅袅。②江湾里停泊的龙舟盛装待发:红面黑须的洪圣神龙,昂首挺胸,威武无比;娇艳无须的天后神龙,鳞甲斑斓,灵气逼人;童面稚气的哪吒飞龙,翘起龙尾,英姿飒爽……③随着发令枪响,龙舟扬幡鼓棹,犹如一条条出海蛟龙,激起团团雪白浪花。④只见,锣鼓手端坐舟前,号子鼓点,时急时舒;桡手们聚集舟中,听令而动,挥桡划桨;招子手稳立舟尾,把舵定航,胜券在握。⑤江心,桡楫击浪,龙舟竞渡;岸边,呐喊震天,人头攒动……⑥如此热烈壮观的龙舟赛,怎不令人惊叹震撼?A.第②句运用排比、拟人的修辞方法,不仅形象地描绘出龙舟色彩艳丽、形貌各异的特点,也写出了龙舟盛装待发的气势。B.第③句把

6、起航的“龙舟”比作出海的“蛟龙”,生动地写出了龙舟竞发、浪花翻腾的壮观场面。C.第⑤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描写了龙舟曲折前行、赛手口号声声的激烈场景,语言凝练,节奏感强。D.第⑥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强调了龙舟赛热烈壮观的场面让人震惊赞叹,极具感染力。4.下面两个语段都出自鲁迅的小说《故乡》。语段(一)先总写“我”从没听说过闰土所讲的这些新鲜事,然后引出对这些新鲜事的具体分说;语段(二)写的是“我”回到故乡再见到杨二嫂却一时没认出来,“我”母亲替“我”解释并断断续续地提醒着“我”。根据各自语境,在【甲】【乙】【丙】处分别填写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语段(一)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

7、许多新鲜事【甲】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语段(二)我愈加愕然了。幸而我的母亲也就进来,从旁说:“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该记得罢,”便向着我说【乙】“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丙】开豆腐店的。”A.【甲】逗号【乙】冒号【丙】破折号B.【甲】冒号【乙】逗号【丙】省略号C.【甲】冒号【乙】冒号【丙】省略号D.【甲】逗号【乙】逗号【丙】破折号5.以下四副对联,依照次序所对应的建筑,正确的一项是(2分)甲: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