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第6章《贝奥武甫》

外国文学第6章《贝奥武甫》

ID:42495231

大小:398.81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9-16

外国文学第6章《贝奥武甫》_第1页
外国文学第6章《贝奥武甫》_第2页
外国文学第6章《贝奥武甫》_第3页
外国文学第6章《贝奥武甫》_第4页
外国文学第6章《贝奥武甫》_第5页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第6章《贝奥武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章《贝奥武甫》《贝奥武甫》(Beowulf)是中世纪最早用当时方言写成的长篇英雄史诗,是古英语文学的最高成就。它最初取材于日耳曼传说,随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传入不列颠诸岛,经几代人说唱流传,约于700—750年间成熟定型。其定稿者湮没不闻。贝奥武甫是斯堪的纳维亚传说中的英雄人物,但史诗中某些人物、地点和事件是有历史根据的。1《贝奥武甫》共3182行,有引子及长短不一的34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高特王子、年轻的贝奥武甫率随从漂洋过海到丹麦,帮助国王罗迦瑟杀掉蹂躏其“鹿厅”12年之久的邪恶怪物葛婪代,以及前来报复的妖母;尔后回国对高特王赫依拉讲述了历险经历,受到赞扬。第二部分,贝奥武甫

2、在赫依拉死后辅佐其子,其子死后被拥立为 王。御宇50年后,一条喷火恶龙肆虐高特。贝奥武甫以老朽之躯,在外甥威拉夫协助下迎战恶龙,经过漫长、恐怖且痛苦的战斗,杀死恶龙后也伤重而死。诗歌结束于贝奥武甫的火葬礼和哀歌声中。2《贝奥武甫》继承了日耳曼英雄诗传统,推崇对部族及首领忠诚、对敌复仇的道德准则。诗歌混杂着基督教精神,不少批评家认为贝奥武甫是反对恶的善、驱赶黑暗的光明捍卫者。他三次与人类大敌的非人邪恶怪物作战,而不是向人类宿敌实施血亲复仇,是有深刻意义的。《贝奥武甫》前半乐章看似欢乐,实际上充满不祥之暗示。后半乐章缓慢,情绪渐趋阴郁悲伤,恰如命运来到,人人都得在它面前终场。3一、精彩点评 基

3、督教是《贝奥武甫》的结构组成,而异教元素不是……诗人利用异教素材的明显好处是增加史诗的“地方色彩”,俘获已被传教使团唤起的对异教王国的普遍兴趣,通过提供对鲜明生动甚至轰动性的、他的听众还只是听说过的如火葬等异教仪式的阐释,作者把听众的注意力聚集在更重要的目的上。《贝奥武甫》中的那些异教国王,用以增加趣味、唤起同情。史诗是一类证据,足以证明传教使团报告所说的异教徒也有美德。用异教元素来强调这些“英雄”的危险处境,吁求对他们境况的严肃同情。这或许是“基督教评说”在诗歌中很早就出现的原因,它提供了一个好基督徒能够在其中思索好异教徒的行为的机制。……4《贝奥武甫》巧妙地混合了世俗和宗教的价值观,既

4、颂扬理想的日耳曼武士,又宣扬基督教的伦理道德。这些价值观不是截然相对的,但有很大不同……诗人用杀怪故事来思考生命、胜利以及失败的意义。听众被诗歌吸引,听到的主要是英雄行为,英雄们坚持异教信仰就是那个时代的主要特征。这一点强化了丹麦王罗迦瑟的布道:光有力量是不够的,而进一步的要求,连智慧的一神教徒也不具备,力量和禀性虔敬也须加上基督的新法则。《贝奥武甫》中的异教色彩把想象的反讽和诗歌的悲剧安置于真实的反讽和日耳曼民族的历史悲剧的维度内……异教徒的生活方式似乎命定在教堂确定无疑的胜利到来前消失。(BensonLD,2000:4547.邓鹏飞,译)5史诗以主导性叙事修辞的策略,在看似分离的各个

5、世界和三个魔怪间建立起内在一致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史诗描述的是贝奥武甫穿越青年、中年以及老年的旅程。他被赐予了年轻的天赋,中年的机运,老年的优雅,他又反过来证明审慎、节制、坚韧、正当地生活这四种核心美德。……因而,史诗的总体结构似应看作贝奥武甫的崛起和衰落,这样的结构非常得体。6二、评论文章《〈贝奥武甫〉:怪物与批评家》节选英国学者托尔金1936年在不列颠学院发表演讲———《〈贝奥武甫〉:怪物与批评家》,此文为英美“贝学”开山之作,其中提出了两个论题:《贝奥武甫》究竟带有浓厚的基督教色彩,还是异教色彩?另一个是长诗是否具有一个和谐平衡的对位结构。这两个问题迄今仍是学界争议的热点

6、。笔者节译了托氏长文谈对位结构的部分。如果我们只抓主要点和大布局,忽略大量小技巧,就不难察觉出诗歌的总体结构。我们须抛弃《贝奥武甫》是讲故事或者打算讲一系列故事的叙事诗的想法。7诗歌也不是为了稳定或不稳定地推进。诗歌本质上是个平衡———首尾的对立。用最简单的话讲,它是对一个伟大生命的两个时段的对比描述:崛起与衰落。诗歌是关于古代的佳作,是青年与老年之间、起初成功和最终死亡之间有张力地对照推进的佳作。相应地,诗歌分为两个在内容、风格和篇幅上都不相同的对应部分:A,从第1行到2199行(包括52行序诗);B,从第2200行到3182行(结尾)。没有任何理由对这个划分吹毛求疵,无论如何,就诗歌的

7、目的和所要求的效果来讲,这个划分恰如其分。8《〈贝奥武甫〉的真实声音》节选美国学者格林菲尔德在《〈贝奥武甫〉的真实声音》一文中从叙事声音的角度对《贝奥武甫》的叙事程式等进行了精妙的分析。叙事分析是文本分析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为我们分析文本,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和参照点。我试错数次后乐意地采用了“真实的声音(authenticatingvoice)”这一术语。因为一方面我不认为我们能够讨论《贝奥武甫》里的讲述者(persona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