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

ID:42502516

大小:6.31 M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9-16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_第1页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_第2页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_第3页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_第4页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2009届高三第一轮必修三复习课件文学:知道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文学成就及艺术的发展情况,了解中国古代不同的时期的文学艺术特色;本单元课标要求科技: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戏曲: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书画: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代表:四大发明二、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三、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四、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

2、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影响外传发明过程项目造纸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向西:西亚、欧洲影响最为深远、作用最为显著。使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指南鱼南宋:指南鱼、指南龟12C末13C初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对军事、经济、航海意义重大;推动近代的地理大发现火药唐末:应用于军事宋朝:火药武器广泛运用13C中期传入阿拉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发展;及采矿业、金属制造业的发展印刷术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毕升)向东:朝鲜、日本向西:埃

3、及、欧洲为世界文明作出重大贡献,为文艺复兴运动准备条件中国古代的练丹家最早发明了火药,到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宋元时期各民族政权之间战争不断发生,火药在军事上的应用更为广泛,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火药传至欧洲后,经欧洲人的进一步改进,使得冷兵器时代首先在欧洲结束了。先进的西方火药不仅使欧洲封建贵族走向衰落,而且成了西欧资产阶级开拓殖民地的有力武器。元代火药铳火药二、古代科技发展由哪些因素促成?提示: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传统、思想、对外和民族交流、科学家个人角度去分析。(1)政治因素:(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政策支持等)(

4、2)经济因素:尤其是农业的发展(3)开放因素(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4)个人因素(科学家的智慧和劳动);(5)历史因素(科技的继承与创新);(6)教育因素等等。三、明清时期科技衰落的原因:1、经济:封建小农经济,限制了对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使科技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2、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3.思想: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使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缺乏创造性的人才;4.对外:“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对外交流,阻碍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5、文化传统:中国古代“重道轻器”,轻视科技发展。总之,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导致了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

5、纪以后走向衰落。四、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与西方近代科技相比)(l)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3)中国古代科技重实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重理论。(4)中国古代科技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服务于工业。★历史启示(1)科技的发展是由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2)科技是生产力,科技进步必然推动社会的进步;(3)科技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或转化程度的高低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国的古代艺术■“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画中有诗■京剧中国的古代艺术一、出

6、神入化的书法艺术汉字形体的演变及五种主要书法字体(1)汉字: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一楷书一行书。其中,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2)五种主要书法字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其演变规律:由繁到简。朝代秦朝东晋唐朝北宋元代明代清代著名书法家及特长李斯是著名篆法家王羲之备精诸体,尤擅长草书、行书,号称“书圣”。1、欧阳洵、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楷书中的欧、颜、柳体;2、怀素、张旭则擅长草书。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书法家,以行书出名。赵孟頫,创赵体文征明、董其昌王铎草书,郑板桥融楷、隶、行书

7、于一体2.中国古代著名的书法家影响书法风格的因素(1)社会环境(2)个人性格(3)书法材料的进步东汉《曹全碑》(隶书)隶书字型结构平衡对称,整体安定。欧阳询《化度寺碑》欧阳询,唐初书法家。早年他专学二王(羲之、献之)书,并吸取六朝北派诸家的长处,勤学苦练,融会贯通,独创一派书风,其书以“险劲瘦硬”著称,史称“欧体”。欧体开创了唐代楷书的先端,对后世影响大,他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并称为“唐初四大书家”。唐.颜真卿《多宝塔碑》局部“颜体”肥硕丰润、刚健雄强、显出雍容大度的气派《玄秘塔碑》(局部)柳公权所写楷书,体势劲媚,骨力道

8、健。较之颜体,柳字则稍清瘦,故有“颜筋柳骨”之称。楷书字型方正,结构严紧,笔画祥备。《兰亭序》兰亭“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兼有楷书和草书的优点,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释文:忽肚痛不可堪,不知是冷热所,致欲服大黄汤,冷热俱有益。张旭《肚痛帖》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奔放跃动,任情纵性特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