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ID:42562907

大小:167.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9-17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七年级地理上册2.1认识地球(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新版)湘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认识地球》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进程。2.会用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3.了解地球仪的主要用途;并通过制作简易地球仪,感知地球仪的基本结构。学习任务及展示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一、地球的形状1.古人提出过许多关于天地关系的学说,我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说和说。2.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验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因而结朿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3.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精密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有多

2、大平均半径千米最大赤道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南极三、地球仪1.定义:人们仿照地球的,并按照一定的把它缩小,制成的地球模型。2.作用:可以方便我们知道,了解地球表面各种地理事物的特征及英0【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从人们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2.计算比较,感受地球的大小。地球大小学校事物倍数关系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足球场(7000平方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跑道(400米)【达标检测】1.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似皮球的圆球体A.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A.地球是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球体B.地球是

3、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球体1.读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平均半径是6378千米B.地球赤道周长是8万千米C.地球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D.地球是个不规则球体2.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是()B.木初子午线D.北极圈A.南回归线C.赤道【拓展阅读】地理大发现从各文明古国的产生到15世纪的漫长时期,各文明民族在古代文化发源地以外的广大区域已经完成了许多发现,积累了丰富的地理知识,其屮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大地球形的概念。1409年,湮没了1000多年的托勒密《地理学指南》被译为拉丁文后,大地球形说被广泛传播。但是古代学者不可能直接验证地球的形状,也很难精确

4、地测定地球的大小和海洋、陆地的分布。15~17世纪,由欧洲通往印度新航路的发现、美洲的发现、环球航行的成功,以及其他航海探险活动,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使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产生飞跃。这些事件被称为“地理大发现”。地理大发现引起了人们思想上的变革,对地球科学的进步和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古代学者关于大地球形的猜测,通过地理大发现,特别是环球航行得到了证实,宗教迷信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最终被否定;证明了地球上存在着一个统一的世界大洋,海洋与陆地相比较,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推动了全球海洋和陆地的研究;促进了地球科学的进步,促进了天文

5、学、航海学、天气预报学的发展,以及造船技术等科学技术的近代化过程;促进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和世界市场的出现,开始了殖民掠夺,同时也促进了西欧各国的经济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