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

ID:42572664

大小:76.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9-17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_第1页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_第2页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_第3页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_第4页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典题精练日期:姓名:班级:组号:(一)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请从第二段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2分)①通,意义:②通,意义:2.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执策而临

2、之,曰:“天下无马!”B.策之不以其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D.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3.将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①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②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③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4.千里马不能发挥其才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你认为怎样才能发挥“千里马”的才能?5.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而尚未被“伯乐”发现,你该怎么做?6.对第二段中的四个“食”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①和②读音相同,含义不同。B.①和④读音相同,含义不同。  C.②和③读音相同,含义也相同。D.③和④读音相同,含义

3、不同。7.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①安求其能千里也②食之不能尽其材8.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是马也()②  策之不以其道()③一食或尽粟一石()9.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袛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10.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11.选出与“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A.学而时习之B.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D.委而去之12.选出对加点词语

4、解释错误的一项。()A.不以千里称也称:扬名,著称。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C.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等同,相等。D.策之不以其道策:马鞭子。13.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A.“千里马”比喻人才,“伯乐”寓指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B.贯穿全文的中心句是“其真不知马也”。C.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D.作者认为世界上缺乏的是人才和发现人才的人。14.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各题。①请用一个短语概括文中千里马的处境或遭遇。②第三段刻画了食马者怎样的嘴脸?③有一位哲人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

5、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中的哪一句话?(二)《马说》内容略卞和泣玉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继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注释]①璞:蕴藏有玉的石头,未经加工的玉石。 ②刖:音“yuè”,古代一种酷刑,断足

6、。 ③奚:何,为什么。④理:加工雕琢玉石。5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名马:(2)厉王使玉人相之。相:2.通过“识马”、“相玉”,两文表达的共同意思是什么?3.《马说》以“‘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感叹收束全文,《卞和泣玉》以“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为和氏献璞的结局,两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何不同?(3分)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悲乎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 (三)【甲】韩愈《马说》【乙】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

7、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注释: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